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俭,美德也;禁奢崇俭,美政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也是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党中央对《条例》作出修订,彰显出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成为新常态的坚定决心。
过紧日子是检验初心试金石。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根本使命,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省下来的钱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初心。如今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政府财力、社会财富日益雄厚,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经济社会如何发展,过紧日子这根弦是不可以松的。放松过紧日子的要求,任意铺张浪费,将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甚至会左右人心向背。“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开源节流,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才能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过紧日子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强化大事要事保障能力,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乱用。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织密过紧日子的制度之网,才能避免铺张浪费现象,优化资金投向投量,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关键处、花出最大效益。此次修订《条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规定,强化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责任落实,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各级党政机关要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抓好各项制度落实,勤俭办一切事业,控成本、讲绩效、提效能,让节用裕民成为行动自觉。
过紧日子重点在于严格监管。过紧日子不仅要靠党政机关讲政治、讲规矩、讲自律,还需要监管部门通过严格执法执纪加强他律。《条例》将“监督追责”单列一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监督检查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各个监管部门要立足职责定位,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加强靶向监督,探索方法路径提升监督质效,强化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坚决遏制和根治铺张浪费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成为常态。新修订《条例》突出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坚决纠治各种形式的“政绩冲动症”,对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重大决策失误特别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严重浪费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固本之举。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在一般性开支上多做减法,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多做加法,更好地取信于民、造福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