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10-28 14:11:55
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阜宁农商银行坚守“阜宁人民自己的银行”定位,以质朴的“温情”与“陪伴”开辟差异化竞争新路径,交出了一份业务发展与口碑提升的双优成绩单。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存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41亿元,存贷款增幅位居全省农商银行前列,不良贷款率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条贯穿始终的“温暖服务”主线。

△图为阜宁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进企业送服务
理念革新:从“办业务”到“暖人心”。面对同业竞争,阜宁农商银行以“阜责”文化体系为核心,推动服务理念从业务导向向情感维系升华。其创新的“温暖服务明星”评选活动,打破了传统以业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将“共情力”等软实力作为关键指标,旨在树立服务标杆,构筑差异化优势。“我们不仅要评选20名服务明星,更要树立20面服务旗帜。”该行党委书记李纪荣道出了活动的深层用意。
场景落地:于细微处见真情。理念的革新体现在一个个生动的服务场景中。该行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徐欣欣历时三年,为企业精准解决千万元融资难题,诠释了“长情陪伴”的价值。新区支行的会计主管陈雪梅携带移动设备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客户办理业务,让金融服务突破网点限制……这些细微之处的真情,汇聚成该行最核心的竞争力。
适老服务:跨越鸿沟,守护“慢人群”。在数字时代,阜宁农商银行格外关注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青年党员组成的“小圆服务队”将金融课堂搬到社区,用方言乡音在灶台边讲解反诈知识。在陈集镇红色文化基地,银行联合老年大学开设“智能生活体验课”,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视频通话,让屏幕那端的亲情温暖眼前。对于失能高龄群体,该行建立“特需客户档案库”,客户经理化身“金融跑腿员”,一通电话,“银行上门服务车”便能将温暖送至客户家中。
业务赋能:服务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温暖服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双向赋能。通过精准服务和成本控制,该行存款付息率有效下降。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的走访模式,实现了对“专精特新”等关键客群的精准滴灌,已为128户相关企业预授信1.53亿元。
人才基石:激发内生动力。服务的根基在于人。该行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分层培训、加强人文关怀家访等一系列举措,将资源向一线倾斜,激发员工的服务热情,让“我们不只是银行人,更是阜宁人的邻居和朋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心声。
走进阜宁农商银行,这里不仅是金融服务的窗口,更是充满温情的社区空间。在这里,除了高效的服务,更有温暖的守候,生动诠释了金融服务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的初心。
通讯员 李中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