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泰州海陵: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隆基绿能18次刷新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LG乐金电子日产6000台高端智能冰箱供应全球,云涌科技成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工业信息安全企业,罡阳股份、海阳科技、金桥焊材等“隐形冠军”不断涌现,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创成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泰州市海陵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打造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63%和62%。



当前,泰州市正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趋势,全力推进产业科创强市建设,以产业强健发展带动科创活力迸发,以科创动能集聚赋能产业转型跃升。对于海陵区而言,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仅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利刃,更是从“制造强区”向“智造高地”跃升的核心路径。

近日,泰州海陵(西安)离岸创新中心、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创新实验室、昆博智能感知产业技术研究院海陵成果转化基地三大创新平台同步揭牌,海陵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再添新成员。

“这些平台的建立,是海陵区构建‘本地+飞地’协同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以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的又一关键布局,将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海陵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泰州海陵(西安)离岸创新中心将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领域,立足于“科创+孵化+转化”三位一体的发展定位,通过融合西安的科技创新资源与海陵区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辐射西北地区的“科创前哨站”与“资源链接器”,促进西安地区的科技、人才资源与海陵区高效对接。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创新实验室由江苏集萃表面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建立,是专注于现代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与涂层材料创新开发的平台。实验室以“材料制备、加工成形、表面处理”为核心视角,重点研发新型表面技术及工程化生产工艺,攻克表面工程技术在应用与产业化中的瓶颈问题,开发高性能表面技术产品。

昆博智能感知产业技术研究院海陵成果转化基地则是海陵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布局,将加快推动传感器、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化瓶颈技术成果落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海陵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绝非单打独斗,而是一场需要精密布局的“体系作战”。“海陵区将围绕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全力构建高效协同、要素齐全的支撑战术与体系。”



栽好“梧桐树”,载体支撑有力度。在海陵区,华汇智谷、中电光谷、光伏科技产业园虚位以待,10万平方米的海陵科创中心、200亩的科创社区,与20家省级以上科创载体平台遥相呼应,更与北京、上海、南京等离岸创新中心共同编织跨越千里的智慧矩阵,“离岸孵化、海陵转化”模式高效运转。

7名院士领衔的百人专家服务团,以“技术巡诊”“揭榜挂帅”激活产学研协同创新。江苏集萃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大学泰州新能源研究院、中山大学(泰州)太阳能联合研发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支撑。对新落户的重大科创平台,该区给予最高3亿元资金,支持团队快速抢占先机。

2024年,海陵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7家。智慧家电、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2家企业成功申报江苏省瞪羚企业,实现近年来“零”的突破。截至目前,海陵区累计12家企业获评市瞪羚企业,创新梯队培育成效显著。如今,海陵区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开启一场从“实验室奇思”到“生产线实战”的转化之旅,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海陵区正积极推动未来产业能级提升,瞄准数字经济、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小而美、精而特”的高成长性项目。未来,海陵区将以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能升级为牵引,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全新动力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