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消费“不打烊”。南京《金陵梦华》第三季上座率同比提升约20%,松原“查干悦界”盛夏消费季日均客流量近万人次,兰州夜游黄河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6000人次……刚结束的暑期,各地不断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构建起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夜间经济活力澎湃,是我国经济韧性的生动展现,更是消费升级、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商务部提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多地发布夜间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如今,夜经济的热浪正向夜味、夜玩、夜赏、夜购、夜养等多元业态全面延伸。夜间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和品质化升级,衍生出众多“产品+场景+文化”融合的创新消费形态,对于提振消费、增强城市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赋能,点亮夜经济“文化魂”。夜间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让文化可触摸、可参与。湖南永顺芙蓉镇以土家吊脚楼灯光勾勒山水诗意,非遗工坊里茶香与银饰叮当交织;河北涿州腾飞夜市通过非遗展台让老手艺走进年轻人生活。夜间经济的文化价值在于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潮流产生深度共鸣。让文化从“背景板”转化为“体验场”,使消费者在沉浸中感受文化魅力,实现从“旁观”到“融入”的转变,提升夜间消费的精神内涵与情感价值,夜经济也将拥有更深厚的生命力。
业态融合,构建夜经济“生态链”。夜间经济的活力源于业态的跨界联动。南京《金陵梦华》第三季通过舞蹈、民乐、魔术、单口相声等艺术形式,串联起金陵名人轶事与城市记忆,同时配合精心打造的餐品为游客提供视觉、听觉和味觉的盛宴。无锡三国水浒城“汉宋奇妙夜”,众多“好汉”演绎经典桥段,非遗绝技“打铁花”带来视觉震撼,“宋徽宗”化身DJ带领众人蹦迪……以点连线激活“链式反应”,延长消费时长、提升消费频次,让夜间经济的增长空间从“线性”变为“指数”。
消费“不打烊”,燃旺“夜经济”,应超越“暑期限定”持续健康发展。这离不开制度创新“精准滴灌”。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通过完善交通、照明等基础设施,解决夜间消费的“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杜绝“宰客”乱象,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同时,要通过文化演艺与政策支持构筑跨季节韧性。推动演艺演出常态化,吸引全年客流;优化夜间照明、停车场、公共交通等,让夜经济在四季都能“热运行”。
消费“不打烊”,夜经济燃旺城市活力,点亮百姓幸福生活,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