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江苏深入推进“品质江苏”建设,全省质量供给持续优化,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夯实质量“硬支撑”。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召开在即,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推出“奋进‘品质江苏’”专题,聚焦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技术赋能、安全守护、放心消费、质量共治“六大行动”,系统呈现以“质”取胜的阶段性成效,传递“质量强省”的铿锵足音,敬请关注。
品牌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围绕“品牌创建”行动,我省积极打造江苏品牌矩阵、加强品牌宣传保护,持续擦亮“苏字号”招牌,打造更多“江苏好物”。
在今年2月发布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我省11个品牌成功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恒力、徐工、盛虹等6个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37家企业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较上年增加3家......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的是江苏坚定不移打造江苏品牌矩阵,从制造大省蝶变品牌强省的决心。
为助力江苏品牌做大做强,自2018年起,省发展改革委连续7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去年江苏品牌展馆组织60余家企业亮相中国品牌博览会,参展品牌覆盖一二三产业。专题展区内,苏州带来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创新成果,如云胜智能全程免手飞操作的虎鲸无人机、恒力集团动力电池专用超高强度隔膜等产品。苏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现有“江苏精品”品牌认证获证企业产品86个,总数全省第一。
作为江苏企业的区域品牌,“江苏精品”从无到有,是我省对质量时代的铿锵回应,坚持用品质和创新重塑发展逻辑。
2020年4月,江苏多部门联合发布《打造“江苏精品”品牌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精品”不仅代表着高质量的江苏产品(服务),还代表着江苏信誉、江苏形象、江苏文化、江苏实力。截至目前,累计有898家企业的916个产品(服务)通过了“江苏精品”认证。
“我们获得江苏精品认证的是风机过滤机组,是专用于半导体制程环境控制的高端自循环净化设备,可满足半导体制造最高等级超净环境的管控要求。”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颜文礼介绍,该产品融合了滤料改性、物联网群控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洁净度最高可达国际标准ISO Class 1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并为Intel、华为、中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服务。
质量水平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江苏精品”认证获证企业在质量管理、标准制定、品牌引领等方面作出表率,也激励全省企业持续强化质量管理,在提品质、创品牌上下更大功夫,积极争创“江苏精品”品牌。
近年来我省品牌质量显著提升,各类品牌数量和价值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拥有“2024中国品牌500强”35个,14个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1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1家,中国质量奖获奖数量、占比、覆盖门类均居全国前列。
如何让更多“苏字号”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年,江苏将进一步完善“江苏精品”评价认证和标识管理等机制,新认定“江苏精品”200个左右;出台《江苏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的实施方案》《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江苏服务品牌培育,通过探索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重点打响苏锡常片区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南京都市圈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区域品牌。
把“家乡特色”转化为“城市名片”,区域品牌已成为体现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象征。例如盛泽织造、镇江香醋2个区域品牌均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logo、注册了集体商标,且有专门品牌管理机构。
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培育南通家纺、东海水晶、丹阳眼镜等区域质量品牌,推进专业市场产品质量全链条治理,筑牢质量安全屏障。
以南通家纺为例。家纺产业是南通市的传统产业和地标产业。2024年全市家纺产品经营主体达8.4万家(规上纺织企业405家),其中家纺网络经营主体约1.7万家,占比20.2%;年产量超12亿件,平均每分钟生产1350套套件、670条被子和340只枕头;年产值约700亿元,占全国家纺总产值的15%左右。
“好家纺·南通造”,这张代表品质与匠心的城市名片,为何能越擦越亮?
“穿针引线”绘制风险图谱、“飞梭走线”厚织防控网络、“绗缝织补”夯实闭环链条......近年来,南通市市场监管局以“织锦匠心”筑质量屏障,构建家纺产品质量预防式监管新模式,立足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和处置工作机制。
例如针对小微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相对较多的风险,开展家纺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通过指导相关生产销售单位运用全作业指导数字化、性能检测快捷化、生产操作去错化、现场管理目视化、关键事项确认制“四化一制”防错法。
打造江苏品牌矩阵方面,江苏还将推进中华老字号“一企一策”“一品一策”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老字号品牌,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
群星璀璨的江苏品牌中,“鱼米之乡”的牌匾上可谓精品荟萃。截至2024年底,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141个,入选国家层面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农产品品牌达到15个,总量居全国前列。今年,省农业农村厅紧扣品牌加持,开展“农情四季”品牌农产品推介、农业品牌促消费等活动,推进“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宣传载体。
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江苏品牌一直在书写着新的时代故事。
在加强品牌宣传保护方面,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建立政企协作品牌维权机制,帮助南京云锦研究所、波司登集团、盛虹集团等重点企业成功维权。针对商标侵权、商业混淆、行业潜规则等恶意竞争行为开展助企帮扶和案件查办,加强海外易被侵权商标保护。
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立的常熟(纺织服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顺利投用。波司登在申报专利时,遭遇了5件专利侵权事件。知识产权快维中心负责人回忆称,“其中一个侵权方就在常熟本地,企业当时来到快维中心,了解如何进行维权,通过协调沟通,他们选择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均得到了正向反馈,最后以侵权方赔偿70万元达成和解协议。”
“我们坚持把开展体系化合规指导作为提升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水平的重要举措,组织编制《网络直播营销管理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和常熟服装、南通家纺、东海水晶等9个特色电商产业直播营销合规指导手册,建立完善‘1+N’合规指导体系,为直播电商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指导。”省市场监管局网监处负责人表示,常熟探索的新质化监管,有效助力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江苏市场监管部门“寓监管于服务”的鲜活例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