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敏)在江阴城乡各地,持续拓展的公共文化空间让市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自从有了这本《南闸志》,村民们阅读起来更积极了。”南闸街道观西村农家书屋负责人吴敏军告诉记者,《南闸志》发布后,农家书屋便围绕书中的内容,开展了读书会、情景剧展演等活动。在阅读志愿者的带领下,村民们从书中了解南闸当地的风土人情、英雄人物,让阅读真正深植人心。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各地农家书屋不断“上新”,增添了农技专业、少儿科普等方面书籍,进一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要。为了让阅读触手可及,江阴已经实现“滴答借书”手机网借服务全覆盖,“澄艺快递”全民艺术普及点单配送服务正式上线运行,农家书屋、“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点、“艺风书房”等星罗棋布,持续推进建设的“15分钟生活圈”让市民不论在城市哪个角落,都能感受书香熏陶。与此同时,江阴还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校园小锡班、二胡班”基础建设扎实推进,传统文化在悠悠丝弦声中得以传承。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走进了千家万户。今年,江阴启动“美丽江阴 美家美户”系列活动,在城乡各地评选了一批“最美院子”“最美书房”,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以氤氲书香、和谐乡风点亮城市的文明之光。“最美楼道”“最美村庄”等评选活动也持续掀起热潮,在潜移默化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城市文明新风。
文明氛围暖人心,身边“好人”点亮道德光芒
“在公共文化场所都能看到江阴‘好人’的事迹,每次阅读‘好人’故事,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市民张韬闲暇时常逛公园,最近,江阴见义勇为主题公园正式开放,让他在游园的同时也能汲取正能量。在江阴,“好人”文化奏响了城市的美德乐章,从个人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好人”现象如涟漪般荡漾在整座城市。
从三十余年如一日匿名汇款的“中国好人”“炎黄”,到无偿献血逾百次的“献血达人”孙伟贤……多年来,在江阴这方热土上,凡人英雄层出不穷。自2014年江阴市文明委启动“十佳江阴好人”评选表彰活动以来,江阴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3人、“中国好人”18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6人、“江苏好人”32人、“无锡好人”115人。乘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江阴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培育“好人文化”、放大“好人效应”、礼遇志愿典型等方式,形成了人人学习典型、个个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为进一步扩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江阴创新打造了“理论+文艺”的形式,由“百姓名嘴”宣讲团将好人好事改编成节目,走进田间地头,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广大群众。
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次次道德实践、一场场精神洗礼……如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好品格,已成为江阴人内化于心的道德基因。学好人、做好人、颂好人、传好人之风也愈加浓郁,在暨阳古城构筑起崇德向善的道德高地,汇聚成磅礴的道德力量。
- 县区
- 2021-12-27 14:16:34
- 县区
- 2021-12-27 14:16:14
- 县区
- 2021-12-27 14:15:50
- 县区
- 2021-12-27 14: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