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敏 通讯员 江轩)让文明新风吹到群众心坎上,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普惠群众。江阴通过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多层面共同发力,多维度百花齐放,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了城市文明程度与市民文明素质的双提升。
文明实践聚人心,特色阵地释放红色能量
“驿站就在我家门口,不仅有丰富的书籍,还经常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公益活动,我们全家老小都能在这里收获知识。”对市民徐渭来说,家门口的“理响江阴”学习驿站是最接地气的“红色”充电站。就在不久前,他还在这里听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党课。课上,博物馆志愿者吴婉玲从奚佐尧的墨盒讲起,到革命时期的奖章、奖旗,囊括了南湖红船、渡江第一船、江阴要塞起义等历史内容,通过说文物、讲故事的形式,将党史知识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引导大家汲取百年党史智慧,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
随着“理响江阴”品牌的不断打响,“理响江阴”驿站已从城区延伸到乡镇,青阳驿站、新桥驿站等扎根本土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让党的先进理论在江阴各地唱响。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个、站267个、点514个,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深入挖掘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每年‘开学第一课’我们都会带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在整个学期中还会开展多元化的学习,传承奋进力量。”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大桥校区副校长沈晔告诉记者。今年,该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起来,邀请老兵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精神在实境课堂中薪火相传。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不仅在活动中传递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而且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澄”就微心愿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提供微服务、圆梦微心愿、开设微讲堂、打造微集市、实现微幸福为主要内容。截至目前,全市相关部门已征集并实现了近千个微心愿,实施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共11期1800多个,真正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县区
- 2021-12-27 14:16:14
- 县区
- 2021-12-27 14:15:50
- 县区
- 2021-12-27 14:14:19
- 县区
- 2021-12-27 14: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