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无锡 > 县区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无锡东亭:做好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家园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玲 记者 高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小区内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垃圾箱外、绿化带内、小区楼道口经常可见随意丢弃的包装袋、外卖盒等,不仅使小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造成资源浪费。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柏庄一村小区现有住户1634户,共4563位居民,人口密集大,垃圾倾倒在外、臭味满溢的现象已成为制约美好家园建设的“难点”。

为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纵深开展,着力解决困扰群众的“身边事”“门口事”,柏庄一村社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围绕垃圾分类工作靶向出击,通过“软硬兼施”,让垃圾分类意识、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也让小区环境更加整洁舒心。

多措并举,强化垃圾分类“软文化”

加强宣传力度,巩固筑牢宣传“主阵地”。一方面,柏庄一村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电子屏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发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社区网格员及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走到小区小广场及居民家中,在现场宣传指导中提高居民的认识,使“垃圾分类”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参与。

抓好业务培训,提升专业队伍力量。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正式开展前,社区对物业相关管理人员、清洁人员、志愿者和桶边督导员开展了岗前培训会,结合柏庄一村小区实际情况,对垃圾分类专职人员进行分阶段培训。从政策讲解到桶边指导,从居民引导到垃圾分拣,通过高水平专业力量和志愿者培养体系,做好志愿者的招募与垃圾分类工作队伍的调整,以骨干队伍素质的提升带动社区居民觉悟的提高,推动群众共同参与。

评选垃圾分类之星,落实正向激励机制。在做好宣传动员的同时,柏庄一村社区进一步推出每月“垃圾分类之星”评选活动,以自觉投放、准确投放为标准,坚持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居民自觉履行生活垃圾投放义务。

严格标准,做好垃圾分类“硬设施”

垃圾分类的基础建设和设施完善是催化垃圾分类理念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垃圾分类工作的进程。目前,柏庄一村3个生活垃圾分类清洁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点位上,集投放、收集、清洗、除臭、消毒于一体的垃圾分类清洁屋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另外,电子屏上投放时间及垃圾分类提醒的滚动播放“无形”中不断督促居民做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旁边洗手池的便民设计,也促进大家卫生意识、卫生习惯的养成;每天早晚两次的垃圾分类清运,让臭味四溢、蚊虫丛生的现象渐渐消失。“现在小区确实干净了好多,走过也基本没有什么味道!”小区居民说道。

垃圾分类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大事,今年以来,东亭街道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已完成26个小区的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从“扔进桶”到“分类扔”,东亭将继续多策并举打好组合拳,久久为功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