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与民生息息相关。建行南京分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为抓手,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书写出一幅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惠泽千家万户的民生答卷。
金融蓄力破解新能源产业绿色循环瓶颈
一块新能源汽车的退役动力电池,经过拆解、检测、组装等一系列工艺后“再度上岗”,成为两轮车、三轮车、叉车和储能设备的“能量心脏”。在江苏华友能源的车间里,这样生动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退役电池回收处置不仅关系资源循环利用,更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退役电池回收预计将于2027年迎来高峰期,作为南京唯一一家符合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华友能源瞄准未来市场机遇,计划扩大现有产线,然而资金的缺口却成为企业加速发展的一道关卡。
在一次走访中,建行南京分行获悉企业资金需求后,立即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到企业在南京地区较早布局且深耕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领域多年,急需融资用于支付项目升级工程款,建行南京分行根据市场导向和发展前景,靶向发力为华友能源“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及锂电池储能系统生产项目”提供3000万元基本建设贷款支持,助力企业持续完善锂电池从生产制造、市场应用到梯次利用的全链条布局,为群众出行绿色化、能源使用清洁化筑牢坚实金融根基,为交通领域绿色转型按下“加速键”。
金融滴灌激活资源循环与民生服务双引擎
等车的公交站亭、每日接触的垃圾分类房、公园里休憩的桌凳……这些都是由建筑废料“变身”而来!在南京嘉翼,工业垃圾正被重新塑形,成为城市中实用又环保的公共设施。
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超20亿吨,而资源化率仅为40%左右。作为江苏省唯一深耕建筑3D打印领域的标杆企业,南京嘉翼借助3D打印技术,成功将废弃工业残渣转化为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材料,让昔日的“城市废弃物”完成向“绿色新建材”的华丽蜕变。
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背后有着建行的金融助力。2024年,建行南京分行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时,建行南京分行立即根据企业经营情况,为其制定特色化融资方案,迅速投放800万元“善新贷”,助力其进行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今年,了解到公司上游企业因原材料成本上升,面临资金压力后,建行南京分行又迅速为其投放“成长之路”贷款500万元,精准为企业纾解成本压力,构建起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撑网。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下,企业不仅成功入驻阿布扎比的中阿工业产能合作示范区,今年,示范区内的3D打印工厂也顺利动工。
金融助力擘画生态治理与民生保障双图景
对于工业城市而言,既要让工业园迸发蓬勃发展活力,又要守护绿水青山,是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近年来,南京市印发《南京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工业“无废”绿色转型,推动城市发展向“绿”而行。
如何让危险废弃物“身价翻倍”?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南京长江江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该企业自2008年起涉足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领域,2024年协同科技园联合攻关出哌啶废液再生利用技术。如今,其打造的哌啶废液资源化高值利用案例已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就在今年企业产品面市时,受市场环境影响,化工成品价格处于低位,导致企业收入降低,但部分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采购时遇到资金难题。建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了解情况后,迅速为其投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为企业突破发展困境提供助力。
在南京溧水区,南京喜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凭借智能水务系统开发、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等多元业务,在污水处理领域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当地守护绿色发展的主要力量。今年以来,建行南京分行紧跟企业发展规划,全力“守护”绿色发展,在了解到公司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环保要求,将不断引进新型技术,持续进行产能、管网、设备改造后,迅速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累计为其投放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助力其污水处理等原材料的采购,同时积极助力加快公司产能、技术更新改造,助力提升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全力保障当地的水环境质量。
金融赋能聚力绿色发展、民生普惠;大行担当锚定区域发展、百姓期盼。建行南京分行以金融甘霖滋养发展沃土,用精准服务激活城市动能。未来,建行南京分行将以更优举措、更实作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续写国有大行服务时代、惠及民生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