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根据铁路部门规定,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取代。
曾几何时,纸质火车票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通行证”。“小小车票”,承载着无数人的旅途记忆,从售票窗口前长长的队伍,到手中那一张张印有出发地与目的地信息的车票,每一个细节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纸质火车票不仅是乘车的凭证,更是连接远方与家乡、梦想与现实的“连心桥”。一张纸车票,见证了春运时车站的人潮涌动,见证了游子归乡的急切与喜悦,也见证了旅客探索世界的兴奋与期待。数字化浪潮已然来临,
“无纸化”有序实现,“中国速度”加力推进。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纸质火车票逐渐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2018年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铁路电子客票开始,纸质火车票的“无纸化”进程便拉开了序幕。据了解,次年7月,电子客票试点范围扩大到成渝高铁沿线13个车站,让更多的旅客体验到了“一证通行”的便捷。到了2020年6月,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从那时起,旅客手中的纸质火车票上出现了“仅供报销使用”的字样,标志着纸质火车票的功能逐渐发生了转变。再到如今,2024年11月1日起,我国铁路客运开始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旅客报销不再需要打印纸质报销凭证,只需在线上就能轻松开具电子发票,且为了方便旅客和单位,设置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过渡期,让政策的人性化与“中国速度”齐头并进。
与纸质报销凭证相比,电子发票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便捷性首当其冲。旅客无需再前往火车站、车票代售点或自助机排队打印纸质报销凭证,只需通过线上平台,就能随时随地开具电子发票,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对于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极大的福利。再者,电子发票具有更好的保存和管理功能,不会像纸质发票那样容易丢失或损坏,旅客可以将其存储在电子设备中,方便随时查阅和使用。在“绿色低碳”加力推进的当下,电子发票的推广使用还符合环保理念。减少了纸张的使用,降低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有助于推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电子发票的出现正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铁路客运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有纸”“无纸”,时代向前;心有热爱,奔赴山海。随着过渡期的结束,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我国铁路客运即将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纸质火车票的谢幕,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环保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