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80面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我军战旗光荣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直播画面中注意到,这些英雄战旗至少有9面诞生于江苏。
1.铁的堡垒
这面由八路军第115师授予教导第1旅第3团第1营第2连的战旗,诞生在如今的江苏省盐城市。
2连是一支诞生自南昌起义的红军连队,前身为朱德领导的军官教育团警卫连;全面抗战爆发后,该连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等战役战斗。1940年,我军重要根据地盐城被日寇控制,八路军115师派出部队向盐城挺进,2连奉命攻打盐阜地区崔家集据点。面对坚固的所谓“模范工事”,该连12名勇士组成“奋勇队”,借夜色接近后,在火力掩护下以迅猛动作突入,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炸掉了据点中心炮楼。随后,我军全线出击,经过40分钟激烈战斗,拔除据点,歼俘日伪军200余人,缴获战马50余匹及其他各种武器装备。1940年10月,连队获授“铁的堡垒”荣誉称号及奖旗一面。
2. 战斗模范连
这面由新四军4师授予26团1营1连的战旗,诞生在如今的江苏省宿迁市。
1941年3月末,新四军4师9旅26团1营1连在江苏徐庄击毙敌伪县长,俘日伪军200余人,史称“徐庄战斗”。战后,1连被新四军4师授予“战斗模范连”光荣称号。几经转隶,如今武警青海总队某部继续高高举起“战斗模范连”战旗。
前不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曾远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亲眼见到了这面诞生于84年前的战旗,并巧遇多位正在该连服役的宿迁籍官兵。“战斗模范连”战旗从苏北转战数千里,飘扬在青藏高原,有哪些故事?【
】3.百战百胜第三营
这面由新四军3师授予22团3营的战旗,诞生于如今的江苏省涟水县。
第78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诞生于1933年10月,前身为红25军第74师第220团第3营。抗战时期,该营先后参加平型关大捷、町店战斗、盐阜反“扫荡”等战役战斗,在1942年苏北佃湖阻击战中英勇抗敌、战功卓著,被新四军3师授予“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
前不久,记者远赴东北,探访了如今高高举起“百战百胜第三营”战旗的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某营,看到这支历经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的部队,新时代接续在国际维和、联演联训等大项任务中创造下数十项优异成绩。【
】4.青口十八勇士
这是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6团1连2、7班及1排排长赵本源等共18人的荣誉称号,诞生在如今的江苏省赣榆区青口镇,如今该镇火叉巷设有纪念馆。
1941年3月19日,为打通从海上与华中、胶东抗日战场的联系,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和山东纵队2旅联合发起青口战役,取得了八路军主力东进滨海抗日的首次大捷。战斗收尾阶段,担任掩护任务的六团一连机枪班班长原飞友等18名指战员为牵制敌人,最终被围困在青口火叉巷,与敌殊死血战不屈服,最终仅1人生还,其他全部壮烈牺牲。此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将十八勇士所在的教导2旅6团1连命名为“青口十八勇士连”。2020年9月2日,青口十八勇士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5.老虎团
“老虎团”威名诞生在抗战时期的苏南地区。该团前身是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抗战时期成为由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打造的新四军主力团队。1938年1月,这个团改编成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打响了新四军挺进江南第一战,于江苏镇江韦岗成功伏击日军。此后几年,二团出生入死,在上百次战斗中歼灭日军2000多人,被新四军军部授予“战斗模范团”称号,被江南人民誉为“老虎团”。
前不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也赴北京卫戍区探访了“老虎团”。【
】6.兴化部队
这是新四军苏中军区授予兴化特务一团的荣誉称号,诞生在如今的江苏省兴化市。
“兴化部队”前身部队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江阴抗日游击队。1945年8月,因在解放兴化的战役中浴血奋战,特务一团被苏中军区授予“兴化部队”荣誉称号。那面印有“兴化战役胜利纪念 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的荣誉旗帜,如今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部队插上了翅膀,成了一支空军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和参加解放一江山岛作战等,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屡立战功,如今是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
7.刘老庄连
这面由新四军3师7旅授予19团4连的战旗,诞生于如今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
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8日,为掩护地方群众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的82名勇士在刘老庄与千余名日伪军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连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当地百姓为82位烈士修建了墓碑,并选送82名优秀子弟重新组建了4连,新四军3师7旅将该连命名为“刘老庄连”。如今每年3月18日,传承“刘老庄连”战旗的官兵都会回到刘老庄举行纪念活动。
前不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也重访了刘老庄。【
】8.刺刀见红连
这面战旗由新四军3师授予特务团1连,诞生于如今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刺刀见红连”诞生于1927年黄麻起义的烽火中,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大大小小战斗数百余次,战斗足迹遍布全国。1937年抗战爆发后,连队编入八路军115师,参加了平型关大战。1944年10月,连队整编为新四军第3师特务团1连。1945年秋,淮阴攻坚战打响,连队作为尖刀连担负进攻南门的任务,面对异常嚣张的守敌,一批批战士突近城墙倒在了进攻的路上,在伤亡过半、弹药全部打光的危急关头,连长张梅进端起刺刀,带领全连官兵与守敌展开浴血白刃战,为主力发起总攻赢得了时间、铺平了通道。战后,连队被授予“刺刀见红连”荣誉称号。
9.南门第一连
这面战旗由新四军苏中军区授予3团7连,诞生于如今的江苏省兴化市。
1945年,连队前身奉命向敌占城镇和交通要道展开大反攻。为收复兴化城,苏中军区组织了7个团的兵力进行围攻,该连在三团编成内奉命攻打南门。
战斗从深夜一直持续到天明,主攻部队伤亡惨重,南门却久攻不下。时任连长闵宏贵主动请缨,带领敢死队将城墙炸开一个大缺口,连队官兵率先冲入城内,将红旗插到南门城头。闵宏贵带领连队立下大功,为后续部队攻城开辟通路,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连队被苏中军区授予“南门第一连”荣誉称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