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盐城维旺科技有限公司的二期智能车间里,短短三五秒,薄得像纸的0.3毫米导光板飞速下线。旁边的大屏幕实时显示产量和设备状态,这是该公司“智改数转网联”的日常。这家公司凭啥靠超薄导光板站稳市场?智能工厂又是怎么提升效率?
2019年9月,维旺科技落户大丰开发区,当年12月实现量产。生产总监黄华说:“那时国内光电显示行业正追求超薄化,需求大,我们得抢机会。”公司看准“轻薄化”趋势,快速行动:2021年建二期,2022年投产;2023年成功量产0.3毫米超薄导光板。作为省五星级上云企业,公司的智能车间是行业标杆,2025年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成绩源于对趋势的精准把握。
这份果断靠的是硬技术。公司大厅墙上挂满专利证书。黄华指着一项0.3毫米导光板专利说:“这是我们2023年的‘杀手锏’。”板材薄如纸片,冷却稍不均匀就变形,坏品率一度很高。研发团队和设备商日夜攻关,反复调整加工工艺,终于把良品率稳定在行业领先水平。
突破带来市场优势。导光板是液晶屏的核心,“薄”让终端产品更轻薄。黄华说:“高端笔记本、超薄电视都需要它。我们的0.3毫米产品走在前面,良品率高、品质好、交货快。”高良品率降低客户组装成本,成了“隐形竞争力”。现在,全球前五大液晶面板厂和前三大显示器组装厂都用维旺的产品,客户包括LG、三星、小米。
创新不止于“薄”。在扩散板车间,“化学发泡扩散板”技术正建立新标准。黄华介绍:“传统物理发泡贵又不稳。我们研发的化学发泡,成本下降超20%,性能更好。”这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客户遍布海内外。维旺持续投入研发:近5年超2500万元,21人团队中有3位博士,拥有40多项专利(含19项发明专利),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9条大板生产线,薄板3秒到5秒出一片。今年上半年开票销售2.4亿元,增长20%,产能保持稳定。
车间里的智能系统是效率“密码”。监控大屏实时跳动生产线数据。黄华说:“通过MES系统,生产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数据真实又及时。”以前人工统计慢还易错,现在系统自动分析停机原因、良品率。智能仓库更是省空间:堆垛机自动取料,保证“先进先出”,10米高货架大大提升存储效率。
谈到快速发展的动力,黄华认为关键是找到技术突破和生产管理的最佳平衡。“我们有两位核心人物,一位研发博士,对技术趋势敏感;另一位是精益生产专家,狠抓精细化管理。”这种“技术领航+管理护航”模式,让公司能不断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
从3公里外的一期基地到智能工厂,从首片导光板到0.3毫米超薄产品领先,盐城维旺科技用6年时间证明:在光学薄板领域,既能拼速度,也能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