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无锡:新农人“深耕”式突围打造振兴闭环,“全链条护航”发掘“乡村价值”新沃土

乡村振兴绝非浮于表面的口号,而是需要直面资源约束、市场考验与文化传承的系统性工程。无锡以农村创业为切口,通过培育新农人创客、完善全链条支撑体系,在产业深耕、文化赋能与制度保障层面形成闭环实践,以实干破题 ,为乡村振兴驶向广阔蓝海提供了具有深刻启示的实践样本。

产业深耕

以聚焦破局,锻造核心竞争力

在农业产业链条冗长、市场风险丛生的现实语境下,无锡新农人选择以“聚焦”破题,而非盲目扩张。江苏逅厨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实践极具代表性。这家从传统零售转型而来的企业,年采购本土农产品达2亿元,其核心逻辑并非追求规模的泛化,而是董事长解舟所言的“以小博大”——在短保鲜食领域做深做透,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原材料把控、工艺优化与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在每个链条锻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这种选择背后,是对市场规律的清醒认知:乡村创业资源有限,若贪大求全,终将在冗长的链条中失焦。唯有将重心锚定擅长领域,从食材品质到工艺细节逐一打磨,方能在食品安全这一刚性需求中站稳脚跟。这种“做减法”的智慧,实则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理性应答,既规避了库存积压的风险,又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夯实了盈利根基,为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微观范式。

文化赋能

以传承为脉 激活乡土价值

乡村的价值,不仅在于物产,更在于文化肌理。宜兴竹海间的龙隐江南民宿群落,以十年实践诠释了文化赋能的深层逻辑。创始人杨宽将废弃农房改造为网红民宿,并非简单的商业开发,而是将宜兴竹、茶、紫砂、桃等地域元素与院落文化、村落文化深度融合,使民宿成为江南水乡文化的具象载体。

其价值更显于就业带动的实效:在职员工超2000人,衍生农村就业岗位逾1000个。这揭示出一个严峻命题:文化传承若脱离民生改善,便会沦为空洞的符号;而乡村产业若缺乏文化内核,终将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无锡新农人以“在地文化+产业运营”的模式,既让沉睡的乡土资源苏醒,又让文化传承有了可持续的经济支撑,实现了文化价值与民生效益的双向奔赴。

制度支撑

以体系化保障 筑牢创业根基

乡村创业的可持续性,离不开制度供给的精准发力。无锡以“交行杯”农村创业大赛为纽带,构建起从培育到扶持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其严肃性体现在政策的具体性与落地性上。滨湖区青蓝学院富安校区配备“四型导师”全程陪伴,推动项目持续打磨;链接多样化投融资渠道,优秀项目最高可获30万元创业补贴及青创贷对接;首次设立的“数字游民孵化平台”,更是从培训到融资形成闭环支持。

这种支撑绝非象征性的姿态,而是直面新农人创业痛点的务实回应:资源短缺时的资金补给、经验不足时的导师指导、市场拓展时的渠道链接。胡埭镇通过赛事吸引青年创客旅居创业的目标,背后是对“人”这一核心要素的深刻认知——唯有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方能使其扎根乡村、深耕不辍。

从供应链革新到文旅融合,从微观创业实践到宏观制度保障,无锡的乡村创业图景,本质上是一场对“乡村价值”的再发现与再创造。它摒弃了急功近利的短期思维,以“想深想透”的审慎、“做深做细”的韧劲与“全链条护航”的担当,在有限资源中挖掘无限可能。这种实践昭示:乡村振兴的关键,不在于口号的响亮,而在于能否将热爱转化为持续深耕的行动力,将智慧凝结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最终以实干绘就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乡野新篇。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