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疫情宅家她捣鼓出乌饭烧麦成“爆款”,一天能卖2000个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 文/摄)南湖是南京人的美食天堂,对于餐饮店家来说,这里却是厮杀最激烈的“美食江湖”。在南湖边小区,一家不起眼的早点铺子,这两年因为新品“乌饭烧麦”火了。

△包好的乌饭烧麦

“烧麦还有啊?”“只能买一个了,要多买的话,你先预定,明天再过来拿。”这样的对话常发生在老板康姐和慕名而来的食客身上。

谁能想到,康姐在疫情期间“捣鼓”出来的新鲜吃法,居然成了网红早点。 生意起起伏伏,她也悟出了疫情之下的经营真谛,确保品质不打折,抓住回头客才是硬道理。

“从乌饭树叶榨汁到乌饭烧麦出炉要十几个小时”

4月29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湖边小区,康姐烧麦的门面不大,有四、五个人正忙着包烧麦。康姐的丈夫在一旁碾碎乌饭树叶,准备榨汁。

△乌饭树叶 受访者供图

“老板我昨天微信订了两盒乌饭烧麦,你看。”一位顾客正凭昨日的微信聊天记录,取预定好的烧麦。

记者和康姐还没聊上几句话,康姐的手机就响了。“上面写时间了吗?你最好12点以后过来拿,不然我来不及做,订单太多了,不好意思啊。”康姐对着手机那头的顾客说道。

△康姐正在包烧麦

乌饭不是用黑米煮的饭,而是用乌饭树叶泡出来的米饭。需要先把乌饭树叶碾碎,榨取汁液,再把糯米浸泡其中,才能蒸煮出乌黑发亮的饭。在南京,乌饭包油条是最常见的早餐,可在这家早点铺子,是用乌饭做烧麦。

“这种树叶,南京人都叫乌叶。我一般从宣城、马鞍山、芜湖、无锡等地进货。”康姐说,“春天正是吃乌饭的好时候,所以订单也特别多。”

△乌饭、卤肉、松子

记者见到,这乌饭烧麦个头不小,里面除了乌饭,还有卤好的瘦肉、炒熟的松子。“货真价实”是康姐在南湖立身的准则,烧麦馅料要足,每个烧麦重量都在3.6-3.8两之间。

“好吃的秘诀有不少,比如糯米浸泡在乌叶汁的时长,冬天和夏天的浸泡时间是不一样的,泡太久了糯米会发酸的。还有油也很重要,我用的是色拉油和猪板油混合,调味只靠猪肉卤汁和松子,都是当天现包、现蒸、现卖。从新鲜乌叶榨汁到烧麦蒸好卖出去,得要十几个小时的功夫,都是真材实料。”康姐告诉记者。

疫情期间“捣鼓”出的乌饭烧麦,预定才能吃上

康姐本名康桂云,是南京本地人,今年65岁了,以前在幼儿园做过十几年的厨师。她和丈夫退休后,2000年在南湖边小区附近做起了餐饮生意。最初是卖皮肚大碗面,几年后又改成早点店。

△康姐的早点店

餐饮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这两年康姐早点店的生意也是跌宕起伏,她算是把“福祸相依”这事儿看明白了。

2020年初疫情期间,早点店暂停营业。她也短暂迷茫,该干点什么好?康姐是南京人“烦不了”的性格,日子再难也不会躺平,该过还得过。在家里闲不住,她包蛋饺、包包子,还“捣鼓”新鲜玩意。

△乌饭烧麦

乌饭烧麦就是在这段时间“研发”出来的。最初她都没想到把乌饭烧麦放在店里买,只是想着,甭管店开不开,嘴上不能亏待自己、不能亏待家人。她尝了成品,觉得味道不错,送给朋友和街坊领居尝鲜,没想到大家都觉得好吃。朋友提议说,这么好吃为什么不卖。到2020年5月,疫情有所缓解,早点店可以开门后,康姐就上新了乌饭烧麦,5元一个。反响挺好,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来买烧麦。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也看到有食客“抱怨”——“我中午去买,不卖给我。”康姐对此解释道:“一天最多只能包2000个左右,有的时候订单很多,那肯定是要首先照顾预定过的客人。如果还有剩的,才能卖给没预定的客人。”

生意火爆,早点铺子一天营业额能达到上万元。可疫情之下,没什么生意是一帆风顺的。她也遇到了各种波折。

2021年夏天疫情时,康姐的早点铺子又停业一段时间。她店铺是妹妹家的房,租金比较便宜,这方面压力相对轻一些。

可物流又成了她最头疼的事情,作为门面担当的乌饭烧麦,占了店铺收入的八成,大家都冲着烧麦来。原料必用乌叶,这可得从外地进货。

“前段时间,从无锡订了乌叶,结果物流卡在路上。我又从马鞍山、宣城找货。”没有乌饭树叶,康姐也难为无米之炊,实在买不到,她就暂停营业。

网友不知内情,以为这家店是否开业全凭老板心情,调侃这是“薛定谔的烧麦”。康姐一脸无奈,“真的要预定,不然我也没办法……”

还有网友总结说,保险起见,只有康姐在微信上收了钱才能算预定成功,不然可能消息太多,她可能都没看到预定消息。“不预定就很有可能吃不上的烧麦”也成了康姐乌饭烧麦的标签。

整理微信订单要两个小时左右,顾客最远从阜阳开车来买

生意红火,康姐却没“飘”,该怎么忙活,还是亲力亲为。

每天夜里一点多,康姐和她丈夫就开工了。丈夫忙着碾碎乌饭树叶榨汁,康姐则先查看微信上的订单。“一般要用两个多小时整理订单,有的时候还要回答下顾客的问题。”

△贴有“订单”纸条的白板

康姐先把客人的微信名、要几盒、几点来拿、是否付钱等写在一个纸条上。等整理好,再把这些“订单”纸条整整齐齐、满满当当地贴在店铺前的两块白板上,来一位客人取走预定的烧麦,就撕掉一张纸条。

包烧麦、蒸烧麦,忙到凌晨五点左右,康姐的早点店开门迎客了。“没疫情的时候,有客人从外地专门过来买烧麦。一个阜阳的客人之前来南京出差住在这附近的宾馆,吃过一次我家的烧麦。后来还想吃,就专门从阜阳开车过来买。结果那天预定的人太多,他大老远开车过来就只买了19个烧麦。”

既然线上订购火爆、外地食客慕名而来,康姐有没有打算把烧麦卖到外地去?她解释,疫情影响下,物流是个问题。食品保鲜期短,如果运送时间长了,肯定影响品质。此外,快递价格也不稳定,有一次,北京的顾客订购了两个烧麦,运费要150多元。因此,在她看来,做好家门口的生意才是立身之本,货真价实留住回头客,才是硬道理。

偶尔停业,康姐也心态平和,“干着急没用,不如想想后面怎么办。”有空闲时间,她还准备把“南湖康姐烧麦”的商标注册下来。虽然年过六旬,她的品牌意识可不比年轻人差。

采访期间,康姐的手机断断续续地在响。“老板,订三盒烧麦,明天早上来拿,记得微信收下钱啊。”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