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进博红利迸发,外资企业持续“加仓”江苏

万商云集黄浦江畔,“四叶草”再度绽放中国开放的魅力。

聚光灯下,外企展台,在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高管对话中,江苏不停的被“艾特”,有自参加首届进博会后,与江苏始一牵手,便不断加码投资江苏的新朋友;有从最初仅零部件生产在江苏,到把研发中心、全球新品整机生产全部放在江苏的好伙伴;更有一进入中国,就扎根江苏超过二十年,持续在这里践行本土化战略的老伙计……经过八年的积累、蓄势,进博红利迸发,外资企业们正用充满惊叹的语气,讲述着在江苏的产品质量和效率,表达着坚定“加仓”江苏的发展愿景。

八年蓄势,从“牵手”到“扎根”

“这个新材料就是我们张家港工厂生产的。”在美国杜邦公司展台,工作人员指着一台完整搭载杜邦汽车粘接解决方案的白色车身介绍。

杜邦在张家港的投资正是起始于首届进博会。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张毅回忆,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杜邦与张家港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打造汽车胶粘剂一体化生产基地,助力应对轻量化和快速增长的汽车电气化发展趋势。这是杜邦重新布局江苏的开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八年时间杜邦与张家港便从“牵手”走到“扎根”。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后,杜邦在张家港的一体化生产基地破土动工,至2023年该基地正式开业。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上,杜邦又与张家港市政府达成新合作,拟将高性能特种润滑剂项目带到张家港,记者获悉该项目也将于本月正式开建。

“进博会促成我们与中国伙伴达成数十项重要合作与战略签约。在江苏的投资进一步夯实了杜邦在创新、生产和运营方面的能力。”张毅说。

进博会上全新面貌的“相遇”,是外企与江苏新的起点,他们共同奔赴时代潮水涌动的方向。

一走进德国清洁设备企业卡赫的展台,卡赫中国产品总监蒋珠刚就大笑着迎来“我们和江苏的故事太多了!”“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是在江苏工厂生产的,江苏是我们最重要、最大力投资的地方。”蒋刚珠拿起两款外形相似的手持清洁设备向记者展示,“这是去年进博会上我们带来的,这个则是今年的升级版。”去年这款设备在进博会上首次亮相后,即获得了不错的订单,对于卡赫而言,真真切切感受到通过进博会,越来越多来自各行业的客商了解到卡赫的产品和在中国的布局。

在参加了首届进博会后,卡赫就计划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很快投入1亿元在苏州打造全球研发中心,2023年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聚焦电池和机器人两大创新领域,目前其已经成为卡赫为全球市场打造智能清洁解决方案的核心研发之地。

在江苏,阿斯利康正从“投资方”深化为与这片土地共成长的“合伙人”。本次进博会上,其宣布扩建青岛基地,该基地将与江苏现有基地形成功能互补至此,阿斯利康在华三大主要生产供应基地(无锡、泰州、青岛)布局正式成型。

创新样本,从“制造”到“智造”

今年9月,全球光学与光电行业领跑企业蔡司的三款高端显微镜产品首产在苏州工厂下线。在第八届进博会蔡司的展台上,记者也了解到一款苏州产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据了解,该款产品搭载创新光场技术,可为生命科学与材料研究提供最前沿的解决方案。

“以前我们苏州工厂,只生产入门级显微镜,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蔡司全球布局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枢纽。我们现在多款高端智能机型都实现了在苏州整机生产,然后销往全球。”蔡司显微镜市场部高级经理张晨介绍。

过去八年,蔡司从未缺席进博会。在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铭远看来,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技术首秀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进博红利是加大中国投资的底气,而江苏从“制造”到“智造”的能力,是蔡司能够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关键。

百年外企的高端产品在江苏直接生产,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蔡司并非个例。施耐德电气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产品研发后,直接到工厂生产,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还要拿到总部去验证。“这是对中国,对江苏制造能力、智造水平最大的认可。”

目前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重要的电子能力制造中心,专注于为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业务生产关键产品。进博红利、叠加江苏效率,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于2022年实现了范围1和范围2的净零排放,比原定2030年的目标提前了八年,目前其是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和“绿色工厂”。

全球农业食品巨头嘉吉公司介绍,落户南京的能力发展中心历经十年发展,已成长为支撑北亚区业务的运营中枢。在“进博时间”进入到第八个年头之际,外企在江苏把根扎得更牢,是进博红利最直接的转化,这既是江苏优越营商环境、科创能力的有力印证,更是“中国机遇”在江苏的生动样本。

本土战略,从“协同”到“生态”

西门子是江苏的老朋友。近年来,西门子在江苏的投入不但没有慢下来,反而在广度、速度和强度上持续加码。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在发言中提到与江苏合作的“新课题”:场景开放、人才培养、生态共创。这也是今年进博会上,许多外企在和记者交流时提到的话题,其在更深层次上探讨的是外企如何更好地实践本土化战略。

在霍尼韦尔展台,工作人员展示了智能工业板块的系列产品,包括标签打印机、移动式数据终端等在内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类产品,主要用于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医疗、电商、零售商等领域。对于霍尼韦尔而言,江苏制造业覆盖全部31个大类,产业门类齐全、链条完整,这是最佳的实践场景,有利于其更贴近产业生态,持续创新做强智能工业板块。

GE航空航天进入中国市场45年,今年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了C919飞机的动力“心脏”剖面模型,尽管尺寸为真机的50%,但是依然让观展者十分震撼。据了解,GE航空航天一直以本土化战略为引领,2007年在苏州成立了新零部件工厂。2024至2025年,已连续向该厂累计增投850万美元,用于购置全新机器和检测设备,并对工厂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对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能力。“这些无不展现了我们深耕中国市场,与中国民航业共成长的信心与决心。”GE航空航天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向伟明表示。

今年进博会上,肖特应用于汽车电子安全防护的玻璃密封技术再次收获行业关注。为了强化本地供应链并支持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肖特电子封装事业部于今年6月在苏州正式开启新产线,这将成为肖特最重要的汽车安全密封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毗邻肖特中国研发中心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效应。“新产线重点生产用于安全气囊及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密封部件。希望以肖特新产线和展示中心的建成为契机,拓展肖特和各方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共赢。”肖特电子封装事业部中国区高级销售经理林禛仕说。

曾经外企在中国投资的逻辑是“协同”其全球业务布局,今天外企在中国更希望真正融入“生态”、共建“生态”。以进博会为“催化剂”和“连接器”,加速在中国,尤其是在江苏的战略布局,他们正从最初的“生产-销售”,进阶为深度合作的“生态-伙伴”,并最终升级为扎根江苏、辐射全球的“合伙人”与“创新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春春 王梦然 颜颖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