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11-08 21:18:20
清晨,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的薄雾还未散尽,中国人寿职场的玻璃门已被轻轻推开;夜幕降临,乡镇街巷渐归宁静,许卫华的身影仍穿梭在为客户服务的路上。自2007年投身寿险行业,这位有着17年党龄的保险从业者,始终以党员初心为梭、专业服务为线,在基层寿险平台上编织出满含温情与担当的服务图景。从普通营销员逐步成长为带领团队实现突破的职场经理,凭借五年如一日的坚守,不仅荣获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营销员党员卓越个人奖”,更让党旗在服务一线熠熠生辉,让“中国人寿”成为客户心中温暖可靠的代名词。
急客户之所急:风雨里的奔赴,是保险最暖的承诺
“保险卖的不是一纸合同,是能让客户安心的实在承诺。”这是许卫华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扎根服务一线的行动准则。2024年春天,客户王林(化名)遭遇车祸后,需往返盐城第一人民医院办理伤残鉴定,恰逢连绵阴雨天气,行动不便的王林犯了难。得知情况的许卫华主动揽下重担,三次冒雨驱车往返两地,帮着对接医生、整理病历,甚至在医院走廊守到深夜,只为确认鉴定流程万无一失。当10.47万元理赔款及时到账时,王林紧紧握住她的手哽咽道:“从鉴定材料到理赔流程,你比谁都上心,拿到这笔钱的时候,我心里又暖又踏实,真的太感谢你了!”
同年盛夏,一位年迈客户的妻子因摔伤住院,全家仅靠低保维持生计。由于老人没有实名认证的中国人寿寿险APP和银行卡,线上理赔压根没办法推进。许卫华听说后,立刻带着纸笔驱车60公里上门,还特意协调公司理赔柜员利用午休时间赶来,教老人填写资料、核对信息。5000元理赔款很快便到账了,老人的儿子有些激动,攥着一袋鸡蛋往她手里送:“多亏你跑前跑后帮忙,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这样的故事,在许卫华的工作中早已是常态:为帮独居老人激活保单,她曾顶着38℃高温上门讲解;为给种植户定制合身的保障方案,她踏着泥泞走遍田间地头,把专业的险种条款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在她看来,客户的每一声“谢谢”,都比任何荣誉勋章更有分量。
带团队共成长:把经验传下去,让服务“薪火相传”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作为职场经理,许卫华不仅自己冲锋在前,更把“传帮带”当成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面对市场变化,新人展业常遇挫折,她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把自己总结的“客户需求清单法”“沟通避坑指南”写成详细笔记,逐字逐句讲给新人听;遇到新人谈单卡壳,她会陪着一起复盘,从开场白设计到产品讲解逻辑,甚至语气语调都细细打磨。
邻镇网点的新人小李曾因连续三个月没开单萌生退意,许卫华主动带着他跑市场,教他如何观察客户真实需求、用真实案例化解投保顾虑。三个月后,小李不仅签下首单,还成了网点的“新人之星”。如今,许卫华带过的新人里已有 5 人成长为业务骨干,周边网点常来取经,她却总笑着说:“我只是把会的教给大家,真正厉害的,是每个愿意扎根基层、用心服务的年轻人。”
为了让团队力量更凝聚,她还牵头成立职场学习小组,每周组织一次经验分享会——老员工讲服务技巧,新员工谈成长感悟,把“单打独斗”变成“并肩作战”,让整个团队的服务能力节节攀升。
守党员之初心: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每一件小事里
“2006年入党时的誓词,我一刻也没忘。要把‘为人民服务’落到每一件小事里。”从入党到投身寿险行业,许卫华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紧跟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她总是积极学习新产品、新条款,还把复杂的条款细则做成对比表,让客户一看就懂;她的手机 24小时不关机,不管是深夜的理赔咨询,还是周末的保单整理需求,只要客户联系,她总能第一时间响应;遇到客户对理赔流程有误解,她从不含糊回避,耐心解释到客户满意为止。
对许卫华而言,党员身份是责任,寿险人身份是使命:她用脚步丈量服务广度,从溱东镇的街头巷尾到周边乡镇的田间地头,哪里有客户需求,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用真心加深服务厚度,从一张保单的签订,到后续无数次的回访关怀,把“一次服务”变成“长期陪伴”。
在东台这片土地上,许卫华就像一株坚韧的芦苇,风里来雨里去,却始终向着阳光生长。她用17年党龄的坚守、多年寿险服务的深耕,把党员初心与保险温度拧成一股绳,不仅为中国人寿的服务篇章写下动人注脚,更让“保险为民” 的理念,真正暖进了百姓的心坎里。
通讯员 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