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无锡:物联“新”世界,生态融合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10月31日,“万物智联 无尽前沿”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拉开序幕,物联网产品与应用展同步开启,近400家企业参展,数量较去年大幅提升。

  作为技术产品展示和发展趋势前瞻的“窗口”,物联网产品与应用展一直备受瞩目。今年展览为期3天,以“智能感知—网络连接—垂直赋能”为主线,围绕智能传感器与先进通信两大关键环节,打造了物联能力馆、行业应用馆、智能生态馆、智慧生活馆4大主题展馆。从底层支撑到行业赋能,再到生态构建、生活服务,一幅系统性呈现物联网技术的全景图卷铺展开来。

  首日印象,普遍感受就是“新”

  “一期一会,物联网产业发展目之所及又是一番‘新天地’。”展览首日,本就密集的展位淹没在了涌动的人潮中。这场让专家学者、企业人士、普通市民翘首以盼的年度盛会没有让他们失望。拍照、咨询、互加联系方式,大家普遍的感受就是“新”!

  智联生态馆的一角,华太极光的展台显得格外低调。“别看这个黑黢黢的盒子不起眼,它采用的太赫兹技术,可是未来6G通信的关键核心技术!”工作人员举起手边的太赫兹近身通信智算终端。这款终端融合了沉浸式感知、超低延时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既能实现更清晰、更实时的环境感知,又能达成更高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一旁,基于光电技术打造的核心新品——通道相机首次公开亮相。工作人员介绍,华太极光已在无锡落地子公司,正积极推动太赫兹技术在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应用,其稳定、高效的传输能力,有望助力这些领域实现“无缆化”突破。

  创新动能不光在通信层涌现。物联网的感知层领域,专注惯性传感器模组及上游器件的北微传感展位一经开放就吸引了不少企业和媒体的目光,其自主研发北斗组合导航系统、惯性测量、航姿参考系统、光纤陀螺仪、电子罗盘、倾角传感器等智能传感器产品,可全面满足各类惯性姿态测量及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平台层,华智(无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具身智能一脑多异构本体平台可针对不同的工业场景,制定具身本体硬件设计指导标准,将项目经验转化为产业引导规范。

  技术突破,锚定广阔的“前沿”赛道

  产品新、技术新、企业新,据悉,今年参展企业中,首次参展物博会的企业达20%,外地参展企业超50%,其中包括国内数十家物联网龙头链主企业,华为、特斯拉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川崎机器人、越疆机器人等细分赛道头部企业近80家,专业企业占比创下新高。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加持下,不少人工智能企业也加入了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大队伍”。“AI+工业领域”的代表服务商羚数智能此次展出了“羚数工业图纸解析与审核AI智能体”。“没有物联感知,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数据将面临枯竭。”现场人士表示,两者技术上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基于前期实践,企业正对多模态大模型进行迭代。据悉,落地无锡后,羚数智能与芯朋微电子达成合作共同打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大模型。

  此外,物联网产业正向商业航天、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市场更为广阔的“前沿”赛道聚集。“我们依托自己的组网‘天启星座’,赋能传统物联网行业,提供卫星物联网数据通信服务。”北京国电高科科技公司现场展出了“天启一体化通信终端”“天启应急求救终端”等终端及模组,公司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传统高轨卫星提供物联网服务时往往需要较高成本,而通过特别设计的“天启星座”采用UHF频段,更加匹配物联网使用的场景和特点,具有低功耗,小型化以及消费级的特点。

  生态融合,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值得关注的是,聚焦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智慧康养等领域,今年展会首次设立了更贴近消费端的“智慧生活馆”,通过各类消费场景营造全民物博的浓厚氛围。

  “这款饮品在其他茶饮店不常见,主打一个养生概念。”东方尚饮SMYZE智能饮吧前,不少顾客驻足体验,惠女士点了一杯乌梅石斛饮。与传统自助设备不同,这台饮吧的台面仅有一只灵活机械臂,所有制作流程都隐于台下,整体看起来既整洁又高级。大沩人工智能带来“AI运动吧”产品,针对校园体测、中考体育、高校晨跑等场景开发。“目前搭载了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8个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设备由大屏、摄像头、AI计算机盒子三部分组成,使用者无需穿戴任何设备便可实时捕捉动作,自动生成个性化运动报告。

  场馆外的自动驾驶接驳体验点处,无人小巴、无人驾驶出租车整齐排列,静候游客前来体验,多条路线自由选择。从馆内到馆外,AI+物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入无锡每一个角落,构筑城市级物联网生态。

  据悉,自2016年以来,共有3300家次展商参加过物联网产品与应用展,其中世界500强公司87家,“独角兽”企业322家,线下观展人次超200万。积极寻求技术和项目上的合作仍是企业参展的“主旋律”,思特奇、浩瀚深度、朗新等40余家上市企业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参展。本届大会深入调研了解参展商、采购商的实际需求,于展会同期组织智能装备产业链供需对接会、AI赋能智造应用场景交流会等超10场供需对接活动,“直链”产业链上下游,切实服务产业创新与集群发展。(韩依纯、龚燕)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