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青春华章 | 常州:“青春汗水”修补生态画卷,“洮湖之子”守护碧水安澜

清晨六点,长荡湖的薄雾还未散尽,常州市金坛区“洮湖之子”青年突击队队员已经背着水质检测仪,登上了摇晃的巡逻艇。船桨划过水面,激起的涟漪中,几尾银鱼跃出水面,远处芦苇荡里传来青头潜鸭的清脆鸣叫——这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是十年前的长荡湖难以想象的。


作为太湖“前置库”,这里曾因6.8万亩围网密布、排污企业扎堆,沦为“污浊湖”。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主动扛起太湖上游责任担当,组织“洮湖之子”青年突击队,积极投入到长荡湖生态治理中,经过10余年的努力,长荡湖完成了从“生产型”到“生态型”“休闲型”湖泊的华丽转身,共直接削减化学需氧量22576吨/年、氨氮881吨/年、总氮2378吨/年、总磷823吨/年,水质稳定在Ⅳ类,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胜地。


因湖施策——“三清一并”破困局

“第一次看到长荡湖的网围,我震惊了——密密麻麻的网箱像灰色的补丁,把湖面分割得支离破碎。”2017年,刚加入青年突击队的张响,面对的是近40年网围养殖留下的“烂摊子”。彼时,养殖废水直排湖中,盛夏时节湖水散发着刺鼻异味,清退网围成了生态治理的第一道难关。

“我家三代靠养鱼吃饭,拆了网围,我一家人喝西北风去?”养殖户老张的抵触情绪,让初次上门的青年突击队员吃了闭门羹。但他们没有放弃,多次上门宣传政策,主动帮着起网、喂食,一边干活一边算“长远账”:“张叔,您看这两年是不是收购价一年比一年低?现在配合拆除,政府不仅给每亩网围经济补偿,还能帮您转做‘渔家乐’,游客多了,收入未必比现在少。”突击队员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每户养殖户的诉求与解决方案,字里行间都是青年突击队的韧劲。

青年突击队因湖施策,提出有效建议,确定了“三清一并”的治理策略,先后开展四轮网围整治和退渔还湖工作,“清”网围6.8万亩、“清”废船5611条,“清”淤泥34平方公里、“并”泊位54个,结束了湖内近40年的网围养殖史。

控源截污——“四退一增”优格局

围绕“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理念,“洮湖之子”青年突击队以“四退一增”为抓手,全力优化湖区发展格局,用青春担当筑牢洮湖生态屏障。

在“退”的攻坚环节,突击队分领域组建专项行动小组。企业清退组突击队员化身政策讲解员,耐心解读关停补偿、产业转型等政策,协助企业制定搬迁方案,全程跟进设备拆除、场地清理,确保企业平稳退出。居民搬迁组针对3600余户涉迁居民,开展“一对一”入户摸排,建立需求台账,协调解决住房安置、子女入学等难题,用贴心服务赢得居民支持。圩养圩田退养组突击队员实地丈量圩养16平方公里、圩田13平方公里区域,向养殖户宣传生态保护意义,指导开展清塘退养、土地复绿工作,同步推进圩埂拆除、水系疏通。


在“增”的提质环节,青年突击队积极制定实施湖面扩容规划,联合水利、规划等单位开展地形测绘、生态评估,全程参与退圩还湖工程监督,协助推进湖岸线整治、植被恢复,助力新增湖面10平方公里。此外,队员们还组建了“生态宣讲队”,深入开展河湖环保宣传,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洮湖保护,让长荡湖的生态底色更鲜亮。

生态恢复——系统治理焕生机

水环境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洮湖之子”青年突击队以系统治理为抓手,深耕生态修复一线,推动长荡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让“一湖清水”重现生机。


统筹实施水动力优化、河口生态拦截等六大工程。通过建设12公里生态浅滩,布设生态浮岛,种植82.78万株挺水植物、1007万株芦苇及3.6万亩水草,投放582吨螺蛳、3300万尾鲢鳙鱼,构建起“水上—水中—水下”立体生态系统,显著提升湖体自净能力。

青年突击队员高勇牵头负责3.44万平方米生态浮岛与3.6万亩水草种植区的管护工作。2022年春季,高勇在日常监测中惊喜地发现了全球极危鸟类青头潜鸭的踪迹——青头潜鸭是一种对栖息地要求极高的鸟类,此前已多年未在长荡湖出现。他兴奋地拍下视频,在突击队群里分享:“咱们的‘水下森林’成了鸟类乐园,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在一任任青年突击队员的努力下,长荡湖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幅提升,物种从440种增至806种,青头潜鸭等极危鸟类重现湖区,涑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优于Ⅲ类标准,创下近十年最好水平。飞舞的突击队旗帜下,一幅“湖清、岸绿、鸟栖、民乐”的生态新画卷徐徐展开。

“洮湖之子”青年突击队只是常州青年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当前,团常州市委抓住植树节、全国生态日、全国低碳日等节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双碳”宣传、垃圾分类等活动140余场,推动生态文明宣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围绕长江大保护,竺山湖、滆湖、长荡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修复组建7支青年突击队,动员35支“河小青”队伍常态化开展水质监测、巡河护河、污染治理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为生态保护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夕阳西下,长荡湖的湖面被染成金色,“洮湖之子”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监测工作,乘船返回岸边。船头激起的浪花里,倒映着他们年轻的脸庞。这群“洮湖之子”,用青春的汗水守护着一湖碧水,在长荡湖的生态画卷上,继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承诺。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