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Z世代·新职潮丨遗体整容师:为逝者化妆,为生者疗心

编者按:2025年,人社部发布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生动注脚。江苏省总工会、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联合推出《Z世代·新职潮》系列融媒体报道,讲述Z世代年轻人在新兴职业浪潮中的逐梦故事。让每一束年轻的追光,在镜头里汇成星河,映照出新兴行业的万千气象。



遗体整容师,是一个小众却无比神圣的职业。他们以技艺修复容颜,以共情抚慰生者,让告别更有尊严。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90后女孩余迎崟,用七年时间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而她背后的故事,更是一场关于传承、技艺与敬畏的深情对话。

从画笔到遗体刷:一场父女之间的使命传承

余迎崟并非一开始就选择这条道路。“其实最早的时候我是学美术出身的,大学学了国画,后来毕业以后受家里人影响,思考了很久,决定还是想要成为一名防腐整容师。”她原本的人生轨迹与遗体整容毫无交集,却在家庭的影响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职业的价值。

这位“家里人”,正是她的父亲——遗体防腐整容领域“全国技能大师”余廷。目前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设有余廷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民政部遗体防腐整容重点实验室,余迎崟目前也是工作室成员之一。

2016年春天,余迎崟通过春招进入北京民政职业大学(原北京民政管理职业学院),接受系统的殡葬专业学习。她从最基础的遗体防腐、化妆学起,逐渐深入到创伤修复、塑形重建等高难度技术。



“全国技能大师”余廷(左三)工作照

父亲不仅是她职业的引路人,更是她精神的灯塔。“我父亲教给我很多东西,除了在专业技术上对我有很高的要求,他对于职业道德和对逝者的尊重,也一直在言传身教。”在她眼中,父亲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始终追求技艺的极致:“只要是他经手的遗体,必须要做到最好。”



余迎崟在工作台前进行泥塑练习

余迎崟继承了这份执着。她不仅多次在行业技能比赛中获奖,还在2024年3月获评“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成为全国殡葬防腐整容专家组中年轻的成员。她不断融合艺术背景与殡葬技术,尝试将3D打印、医学建模等科技手段引入遗体修复中,推动这个传统行业走向现代化。

修复的不只是面容,更是家属的心

遗体整容师的工作,远不止技术操作那么简单,更是一场与死亡、与情感的直面交锋。



余迎崟在进行遗体化妆

余迎崟分享过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案例:“大概是在2019年,我遇到一个小女孩,十六七岁,非常瘦,抑郁症。(她)是从二十几楼跳下来的,这么高的楼层跳下来,真的是面目全非了。”家属坚持要求整容,她与团队用了七八个小时进行塑形修复,最终让女孩恢复了安详的容貌。“家属觉得很好很欣慰的时候,是我觉得对这个职业认同感最强的时候。”



余迎崟在逝者告别仪式

“其实往往就是年轻的人,可能父母更难以接受他们的离世……所以他们对整容的需求会非常高一点。”余迎崟非常明确地知道,遗体整容师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学会共情:“尽量安抚家属的情绪,是我们每一个遗体防腐整容师的必修课。”

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业务二科科长莫雨虹同样表示:“逝者到殡仪馆其实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了,如何让逝者有颜面地、有尊严地走完这一程,其实就是靠我们这一群殡葬行业的工作人员去弥补家属心里的一些需求。”这些经历让余迎崟更加坚定:她修复的不只是逝者的面容,更是生者心中的创伤与遗憾。

女性细腻与共情,让告别更温暖

“行业内目前很多资深的大师都是男性,但是我觉得女性有女性的优势。在化妆方面女性比男性有一定的优势,在细心程度上,在这种心理共情上都是女性更有优势一点。”

她以自身的经历证明,女性不仅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还能为其注入更多温度与人性关怀。她善于与家属沟通,能敏锐地捕捉他们的情绪变化,用细腻的技术完成每一次服务。



余迎崟与同事一同工作的画面

尽管工作特殊,余迎崟并未因此与生活脱节。她与朋友逛街、吃甜品、聊天,坦然面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到我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它已经很正常了,我可以跟我的同学、朋友说我是做这个的。”她笑着说,“我还好,我亲戚家还是去的。我们也没有特意去说过这个职业什么的。”

“殡葬行业确实是一个很小众的行业,但是它也是个很被需要的行业。”余迎崟这样定义她的职业。而这个“小众”职业,正悄然被更多年轻人看见和选择。

据统计,全国目前有14所院校开设殡葬专业,多所院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殡葬专业(含专科)连续四年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带着清醒的认知和使命感走向这个行业。

余迎崟正是这股新力量中的代表。她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位逝者,以专业之力守护每一次告别,让冰冷的告别有了温度。

在她手中,修复的不仅是面容,更是一个家庭的记忆,一段生命的终章。而她所深耕的,也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关乎生命尊严的温暖守护。

(监制/景月琴 王智勇 统筹/王航 陈澄 刘娟 制片人/周诗婕 冯金同 本期编导/王婕 黄书琪 本期摄像/张云鹤 张维军 本期剪辑/李姗 本期文稿/黄书琪 视觉包装/孙伟 乔旭 张婧昆 贾辰婧 宣传推广/张婷婷

指导单位

江苏省总工会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