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以爱为火种,点亮教育强国之光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特岗之“特”,以坚守诠释教育初心。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字里行间饱含对特岗教师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特岗教师群体,是乡村教育田野上的“特殊守望者”。他们远离城市繁华,扎根偏远乡村,在简陋的教室里播撒知识的种子,在崎岖的山路上叩响学生的心门。今年全国“最美教师”中的那位特岗教师,便是这一群体的生动缩影。他以三尺讲台为阵地,用责任为农村孩子推开一扇扇认识世界的窗,用爱心为乡村孩子点燃人生梦想的火把。这份坚守,不仅是对教育初心的忠诚践行,更是对“强国有我”时代使命的庄严回应。他们用行动证明:教育不是功利的交易,而是灵魂的唤醒;教师不是职业的选择,而是生命的奉献。

大先生之志,以德行引领学生成长。习近平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正是对教育强国目标的精准定位。特岗教师群体中,不乏这样的“大先生”,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在乡村学校,一位教师可能同时担任多门学科教学,甚至要兼顾学生的生活起居。这种“全能型”的付出,本质上是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生动诠释。他们用行动告诉学生:真正的学问,不仅在于书本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品德的修炼、人格的完善。当教师以“大先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远大理想,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尊师之道,以制度保障托举教育尊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近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从加大精神激励到完善待遇保障,从维护职业尊严到增强获得感,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已从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改善,更体现在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深度认同。当乡村教师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当“最美教师”“大先生”等荣誉成为社会共识,教师的职业尊严便得到了最有力的彰显。制度保障与精神激励的双重赋能,让教师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信任,也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了人才根基。

强国之基,以教育之光照亮民族未来。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支撑这一体系的,正是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教师。他们中,既有扎根乡村的特岗教师,也有坚守城市讲台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既有深耕学术的专家学者,也有用爱心呵护学生的班主任。尽管岗位不同、环境各异,但他们共同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当教师群体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信念投身教育事业,当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育便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从乡村振兴到科技创新,从文化传承到国际竞争,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而教师的奉献正是这一力量的源泉。

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让我们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以爱为火种,点燃知识的光芒;以德为基石,筑起精神的殿堂;以责为使命,托起民族的未来。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教师群体必将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动力!(朱晓彦)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