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碑的夜市人潮涌动,西安城墙下的创意市集灯火通明,上海商圈化身“微度假”目的地……“金九银十”是传统消费旺季,金秋时节成为各地促消费活动的黄金期,当下,消费市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消费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商务部此前表示,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如今,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丰富多样的形式、创新多元的场景,让“消费马车”跑起来。
消费走热,关键在供给“上新”,牵引消费经济活力满满、厚积薄发。重庆启动“购在中国·爱尚重庆2025金秋消费季”,计划开展500多场活动,投入促销资金超17亿元,预计直接带动消费逾100亿元,其“1+6+N”活动体系融合山水、夜景、美食等特色场景,打造“天天有惊喜”的消费体验;吉林同样推出历时63天的“金秋消费季”,采取“四维活动板块”涵盖百货零售、文化旅游等多领域,130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上海各大商圈则积极转型为“微度假”目的地,通过深度融合文旅、体育、展览元素,将购物中心升级为可逛、可玩、可沉浸的城市生活新空间……这些举措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场景,有效激活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让市场“烟火气”愈发浓厚。
特色是消费市场的“差异化密码”,各地依托本土资源禀赋,将文化、旅游、非遗等特色元素转化为消费动能,正推动“流量”变“留量”、“打卡”变“刷卡”。陕西岚皋县的“村BA”赛事期间日均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餐饮和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0%;西安老菜场文化创意街区人流如织,榆林的特色文艺节目与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三秦大地的烟火气中涌动着文化消费的活力;山东菏泽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消费新场景,通过暑期市集、夜间直播等形式让老手艺焕发新生;广东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发放文旅消费券,覆盖本地居民与中外游客……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本地品牌、非遗产品的知名度,更构建起多元支撑的消费格局,让消费市场更具辨识度与吸引力。
“好势头”当持续保持下去。“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持续激发消费潜力。财政部等三部门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从9月1日起对居民重点领域消费给予1%的贷款贴息,为消费市场注入政策暖流。重庆顺势而为,计划投入超6亿元汽车消费补贴,2000余座加油站还将推出累计超3000万元的油品促销活动。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重要活动,浙江杭州启动的金秋消费季更聚焦农产品上行,通过“浙里好味道”主题市集、“共富直播间”等形式,让太空南瓜、临安小香薯等土特产走进城市餐桌,实现“农产品不仅种出来,更要卖得好”的民生目标。这种“城市大宗消费有补贴、乡村农产品上行有渠道”的政策闭环,既拉动了消费增长,又助力了农民增收。
从传统的商品消费到新兴的服务消费,从线下实体活动到线上线下融合创新,让金秋消费季既充满烟火气,又饱含发展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出充满希望的图景。(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