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你好!我来自1997丨网红教授王一:在港科大研究宇宙



  【编者按】

  他们,出生于1997,恰逢盛世,与香港特区同岁;他们,成长于1997,经历巨变,与时代同步伐;他们,发展于1997,怀揣理想,与祖国同心跳。廿五年过去,他们身上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躬身前行,服务祖国建设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策划推出《你好!我来自1997》系列融媒体报道,用真实的镜头和细腻的笔触展现青年人鲜活的成长故事和精彩的奋斗经历,深刻记录他们与祖国同心共进、追逐美好未来的赤诚梦想。

  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能量真的守恒吗?

  物质能不能“无中生有”?

  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来自一个抖音上的科普号,而这个号的主人是一位“80”后物理学副教授王一,他就职于香港科技大学,号称“抖音最帅物理学家”。



  从大东北的锦州,跨越上万里,来到大湾区的香港,这位青年科学家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上初二,班里还开了主题班会呢。”

  那时候的王一,可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走进这座遥远的南方城市,并在这里擘画自己的事业与人生。

  爱上香港,因为一次邂逅

  走进香港,是王一意料之外的偶然;把人生安放在香港,缘于一次邂逅。

  2015年,正在剑桥大学担任霍金高级学者的王一,应邀到香港科技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港科大世外桃源式的自然环境和友爱互助的人文环境,一下子吸引了他,萌生了到这里工作的想法,并顺利成真。

  其实在这之前,王一已经在日本、英国等地有过求学和研究的经历。走进香港之后,他惊喜地发现,这个国际化的都市,足够安放自己的人生。



  香港也没有让这位年轻人失望。

  这里是许多学界大咖外出的中转地,在这里王一有很多机会和大咖面对面;

  港科大的学生也很“国际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背景相互碰撞,常常给王一的科研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更让王一看中的是港科大自由轻松的学术氛围,物理系的老师们都对新来的老师很支持,大家对自己的科研帮助也很大。

  王一读研时认识的戴自海老师,和香港也很有渊源。戴自海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席教授。之后戴老师又回香港建起了理论物理高能物理宇宙学的环境,并帮助中国内地的科学发展。

  因为这段履历,戴自海在王一心中是英雄般的存在;同样因为这段履历,王一在自己的科研生涯中也常常思考:如何让科研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几年来,他不仅成功申请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还在位于西藏阿里的引力波观测站,给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提供帮助。



  今年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正式开学,这是大湾区的发展“同频共振”的又一硕果。

  感受到香港与内地融合发展越来越密切的趋势,王一思考的答案也逐渐清晰:

  以己所学,为国所用,背靠祖国,面向大海——这个思考结果让他既踏实,又充满憧憬。

  爱上科学,因为一套丛书

  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与王一小时候的“被科普”有关。

  王一出生于1983年。刚上小学的时候,正是脑袋中飞舞着无数个“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想要答案的年华。有一天,他打开了爸爸送给他的一份礼物,“十万个为什么”几个字映入眼帘。

  那时候,这几个字他才刚刚认全。但是打开书以后就再也合不上了,特别是物理卷和数学卷中那些“为什么”,更让他痴迷。越是看不明白就越翻来覆去地琢磨,直到把那些“为什么”深深刻进了脑海,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找机会破解。

  高中之后,《十万个为什么》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为什么”可言了,但是王一和《十万个为什么》之间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相反却以一种“轮回”的方式接续了起来。

  2011年,因为经常在博客上写科普文章,王一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这一年,他意外接到了参与编辑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邀请。

  对王一来说,这不是一个难题,却是一次考验。博客科普写多了,他发现看的人不多,原因在于他的文章光有“科”,缺少“普”,就像“讲公式的教科书”。

  《十万个为什么》再次给了他灵感和启发。他不断和“小时候的王一”对话:知识储备如何?对什么事物感兴趣?然后不断修改自己所写的文章。



  这次磨练,让他养成了从用户的角度撰写科普内容的思维习惯。“从那个时候起,起码慢慢地,写得像科普。”

  爱上科普,因为一位导师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王一接触了许多大师级人物。他发现,大师都爱科普。

  而他爱上科普,则是受了自己的博导李淼的影响。

  李淼是著名物理学家,著有《超弦史话》《<三体>中的物理学》《给孩子讲量子力学》等科普著作。

  在一般人看来,科普这种事情,一般的物理老师做做就好,博导这样的大咖做科普这种“小儿科”,有点“浪费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研上,不是更有“性价比”吗?

  一通琢磨后,王一想明白了老师这样做的价值。理论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大众知之甚少,通过科普让更多的人爱上科学,不仅是科学家回报社会的方式,也能为这个学科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

  于是王一也开始写起了科普博客。

  2013年,王一到剑桥大学任霍金高级学者。巧的是,他和霍金教授的办公室“只隔了一堵墙”,以至于他经常能听到霍金教授操作电脑的时候“嘀嘀嗒嗒”的反馈声。

  霍金在当代物理学界的地位众所周知,他同样是一位“狂热”的科普作者。

  由于身体原因,霍金教授与外界的交流只能通过眼睛来操作电脑实现,“嘀嘀嗒嗒”的反馈声正因此而来。这样“特殊”的一位学者,能埋头学术已属不易,然而他不仅写了诸如《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这样风靡全球的科普著作,还本色客串了《生活大爆炸》科学题材电视剧和BBC《探索新地球》这样的纪录片。

  “他经常比我到办公室还早,比我离开还晚。办公室里几乎天天都有记者。”王一亲眼目睹了霍金近乎“狂热”的科普热情,更加明白:科学家不能只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更要传播科学。

  爱上短视频,因为一位学生

  从副教授“晋级”网红,是王一这个老师向学生学习的结果。

  有一次,王一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个科普账号“弦论世界”,正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再一看,号主叫周思益,竟然是自己的学生。王一发现,她的科普视频,居然能上热搜!

  “虽然我在科研和教学里是老师,做科普,我得从学生做起。”

  在学生周思益的指导下,去年11月王一开设了自己的抖音科普号:研究宇宙,并发布了第一条视频,获得了1.9万点赞。



  但他并不满足。怎么才能让作品更吸引人呢?他琢磨短视频的劲头一点也不亚于搞科研,甚至写了一个程序,分析每个视频的主题、文案与点赞数、涨粉率之间的关联,以图用搞科研的思路来论证。

  短视频让王一的用户更宽了。他原本以为,诸如“宇宙无限大吗?”“宇宙的最终命运是什么?”这些话题只对中学生“勾魂”,可一位十岁孩子的妈妈留言:“想不到我的孩子竟然很感兴趣。”

  巧用网络“热梗”是他琢磨到的另一个诀窍,有一个梗甚至传到了国际场合。那是一次在说明用韦伯棒无法探测引力波时,他引用了“臣妾做不到啊”这个梗,现场笑翻一片,被当时在场的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借用到了2016年的诺贝尔讲学者大会上。



  做科普练就的幽默风格,又“传染”到了王一的课堂上,以至于他的课常常人满为患,甚至一位其他学院的学生在申请他的课程时备注了一句:to listen duanzi(来听段子)。

  不到一年,“研究宇宙”已经拥有20万粉丝。现在,王一和《十万个为什么》的前缘又续上了:他开始为这套科普丛书做短视频。

  王一常常自嘲,科普就像街头卖艺,想要有人看,就得去人多的地方。科学家只有从象牙塔里走出去,科学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