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中秋不回家,他们“承包”了留校同学的月饼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扬旅轩 记者 顾潇)“制皮、调馅、成型、烘烤……”9月5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21312金龙鱼中餐烹饪班27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留校过中秋的200余名慈善班学生,手工赶制国潮月饼,缓解留校学生的思乡之情、让他们感受到中秋佳节的浓厚氛围。



“红曲米粉要分次放入、馅儿不要放太多糖分……”9月5日,在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烹饪实训室内,中式面点老师曹玉正在为学生们讲解、示范国潮月饼的制作过程,还向学生普及中秋知识,介绍中秋节的来源以及风俗习惯。“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月饼作为中秋节传统民俗的载体,象征着幸福、团圆和美满,不可或缺。”曹玉告诉记者,21312金龙鱼中餐烹饪班的学生来自陕西、湖南、河北等全国各地,今年是他们第一次在扬州过中秋节,“今年我们有200多名慈善班的外地学生不回家过节,他们的月饼我们‘承包’了。”



手工月饼制作选料讲究,工艺要求严格。要使用南瓜泥、红曲米粉、绿茶粉等天然色素,打糖浆、做面皮比例配方十分讲究,放馅要按一定的配方称重后配比,烘烤时要掌握好炉温、分二次烘烤,避免饼皮开裂。和面、称重、擀皮、包馅、压膜、烘烤,曹玉老师带着27名学生奋战了两天,终于做出了400多只月饼。

记者看到,学生们制作的国潮月饼形式非常新颖,有花生、醒狮、核桃、橘子、柿子等各种形状,“我们在月饼外形上进行了创新,把一些吉祥的寓意融进了月饼制作当中。”曹玉告诉记者,这些月饼分别代表好事花生、和和美美、事事如意等各种美好的寓意。在馅心上,曹玉也进行了一些创新,让月饼更加健康美女,“现在人口味和体质都发生了变化,要少糖少油。”



“ 以前中秋节都是在家过的,今年第一次没有在家过节。”来自陕西咸阳的学生李鑫告诉记者,以前每到中秋,奶奶都要亲手做一些芝麻糖饼,“我喜欢给奶奶打下手,这一次是我第一次为大家做月饼,更能理解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月饼做好后,李鑫特地拍了照片和家人分享了自己劳动的成果。来自江西南昌的赵佳琪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回家有些遗憾,但是在校园里一起过节也非常有意义。”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月饼的乐趣,同时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月饼制作技艺的了解,增强了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邵倩倩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