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南京这个村委会“变身”幼儿园,原来是为了400多个学位




现代快报讯 沿着蜿蜒的浦口花慈线,朱家山河缓缓流淌,两侧视野开阔。在明净的天空映衬下,河的南侧,一栋黄白蓝相间的大楼映入眼帘,活泼童趣的气息扑面而来 ……12 月 28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竣工不久的南京江北新区北站幼儿园,这里将于 2022 年春季正式招生,能容纳 400 多名适龄儿童。记者注意到,地图定位显示的还是 " 花旗村村委会 ",原来,就在 8 个多月前,这里还是村委会的办公大楼。



△花旗村

8 个多月,村委会 " 变身 " 幼儿园



△幼儿园全面竣工

色彩鲜艳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户外场地,平衡车、迷你篮球架整齐排列 …… 站在北站幼儿园的操场,抬头便能看到一望无际的蓝天,远处群山连绵起伏,耳边传来悦耳的鸟叫声。



△幼儿园内部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园内校舍、教室已经修葺一新,桌椅板凳、教学设备、环境绿化、安全防控悉数到位。北站幼儿园园长孙烨告诉记者,再经过几个月的通风晾晒,明年春天就可以招生,到明年 9 月份孩子们就可以入园了。" 幼儿园预计实行四轨制,能容纳 400 多名适龄儿童,可以大大满足周边适龄幼儿的上学需求。"



△教室内部

一开始得知幼儿园由村委会改建而来,孙烨坦言心里捏了把汗,看到幼儿园一步步精心改造,发现大大超过期待," 这所幼儿园完全可以和市里的学校相媲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四周种上了桃花、梨花、月季等,而且设施设备都比较先进。"



△科学发现室

为了孩子活动的空间更大、环境更安全,幼儿园做了很多改造。比如,后院的围墙外移,留出亭子和种植园的空间;大楼里的内墙移动,走廊更宽了;装上空气数据采集器,教室可以自动开窗通风透气;还有专门设置的科学发现室、阅读室等干净敞亮,满足孩子游戏、探索、阅读的需求 ……



△阅读室

" 对于花旗村未来的教育,我有信心。未来,如何在花旗村做好幼儿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我既充满期待也感到肩上的压力满满。" 孙烨说。

村委会自拆办公室门头,17 天完成搬迁

" 看到当初的办公室变成了教室、科普室,看到园内的硬件设施到位,后院扩建用篱笆分成了小朋友的种植区域,我们感觉都是值得的,一切为了孩子们。" 泰山街道花旗村党总支副书记曹鹭说。

花旗村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缺乏优质的幼儿园。此前,有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去一些没有办学资质的托管所,或者送到相对较远的其他地区。



△取缔无证幼儿园

无证园、托管所大多租用的是民房,消防安全和教学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去年,泰山街道完成 25 家无证园取缔整治工作,其中花旗片区取缔了三家,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加上当地接送孩子基本靠家里老人,有的老人接送孩子一来一回就是一个小时,不方便也不安全。在村民家门口建一座合规优质的幼儿园迫在眉睫。

"2020 年夏天开始,幼儿园选址问题迟迟不定。花旗村地处南京北站项目的规划区域内,由于土地性质等问题,短时间内很难申请为幼儿园新建大楼,只好去找现有的场所改造。" 曹鹭说," 我们白天上班,晚上出去看场地,周边的废弃厂房基本都看过。但是幼儿园的用地不是随便找一处房子,必须要满足多个硬性条件。"



△原花旗村村委会

首先要是独立院落,要有足够供幼儿户外运动的活动场所;其次房屋质量要好,都是小朋友,安全上不能有任何问题;第三,建筑面积要大,尽量扩大办学规模,满足周边适龄幼儿入园的需求。大家看来看去,只有村委会办公大楼最符合要求。村委会的建筑面积大概有 3100 平方米,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房屋结构也很合适,加上消防等证件齐全,稍作修改就可以使用。



△幼儿园改造中

" 我们办公是为了服务老百姓,村部让出来给站幼儿园,何尝不是一种为民服务的体现?" 曹鹭告诉记者,经过民主讨论,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让出村委会办公用房。2021 年 2 月底走完搬迁手续,3 月 1 日就开始搬迁,用了 17 天就腾出了整个办公用楼,北站幼儿园的改造也随之开工。

" 我当过老师,对孩子们有感情 "

孩子们有地方上学了,村委会工作人员去哪儿办公呢?一开始有人提议找个空地搭建板房,但时间来不及,而且要花费数百万元,很快被否决了。



△花旗村村委会现在的办公楼

听说村里要建幼儿园了,村民都很支持。69 岁的村民吴玉海说,自家的住宅 20 多年前建成,建筑面积大概 500 平方米,有三层楼,稍加改造可以作为办公场所。

" 我是一名 29 年的共产党员了,还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我对孩子们、对学校有着特殊的感情。" 吴玉海说:" 我是土生土长的花旗人,太知道这个地方需要一个好的幼儿园了,看到村委会把地方让出来很感慨,他们很了不起,我也想出一份力。" 听说幼儿园已经竣工,环境条件都不错,吴玉海高兴地说," 希望孩子们在这里好好学习、开心成长。"

" 吴老师家的住宅就在居民区里,和原来的办公大楼相比,不仅方便村民办事,也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深入群众。" 曹鹭说,办公场所从原本的 3000 多平方米平缩减到 500 多平方米,虽然地方小了点儿,但为民服务的窗口没有改变,为民服务的初心也没有改变。

同一片蓝天下,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北站幼儿园背后的故事,就是一个缩影。它的成立,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奋斗,而是一群人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能上学、上好学,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2022 年,北站幼儿园将迎来新生,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部分图片由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冯秋璐 林涛 实习生 许无忧 现代快报 + 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