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想你了,我们在家里等你回来……”8月24日晚间,南京行知基地的操场上,金陵中学高一女生花雨晨捧着上二年级的弟弟写的家书泣不成声。在她身边,1100多名高一新生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封家书”,读着、哭着、笑着,感受着来自家人爱的温度。
花雨晨的手里捧着一张粉色的信纸,上二年级的弟弟用铅笔写下满满一页对姐姐的思念。开头是“亲爱的姐姐”,落款是“爱你的弟弟”。花雨晨说,在临出发前,她和弟弟吵了一架,弟弟还说不会想她。没想到仅仅隔了一天,弟弟就写信来说想姐姐,还关心她的训练和生活。花雨晨说,自己实在太感动了,她也会认真准备给弟弟的回信。
女生许吉熹收到的信格外厚,打开一看,她的眼泪就哗哗地流出来,信封里竟然藏着她从小最爱吃的一款巧克力。“和妈妈分开已经四天了,特别想她。”许吉熹说,看到熟悉的巧克力,就想到妈妈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关爱,这一份甜也给了她坚持的力量。
男生叶脉的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他给儿子的信非常特殊,两页信纸被折成了两片立体的叶子,上面的叶脉清清楚楚,折进的是对叶脉的想念。展开信件,叶爸爸的一手好字更是让人惊叹。叶脉惊喜地把爸爸的家书和同学分享,满眼都是骄傲。
这封特殊的家书在军训期间送达,给了离家的孩子鼓励和勇气。金陵中学学生工作处副主任王诚俊说,“一封家书”的活动从2023年军训开始,是高一新生特别的德育课。今年8月21日学生们前往基地,当天才单独给家长发出通知,收信的时间是8月23日,时间紧,但即使身在外地的家长,也通过快递把信准时送到了学校,因为他们想让孩子有这份特别的体验。在家书中,孩子们读到了家长的关心,也知道要给家长积极的反馈,达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当晚,学校也将信纸和信封发给了所有学生。王诚俊说,孩子们的回信,将在8月底新生家长会入场时,送达家长们的手中。相信他们也会心里暖暖的,感受到来自孩子的积极反馈,实现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 顾健 曾亚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黄艳/文 王玉秋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