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筑牢城市安全防火墙,江苏消防“高科技+创新机制”硬核出招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消宣 记者 王瑞 文/摄)无论是居民生活还是企业生产,消防安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今年,为筑牢城市安全防火墙,江苏开展全省消防安全大检查行动,精准发现和严厉查处各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坚决防范遏制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前往多个城市实地探访,发现江苏各地消防部门多措并举,“创新机制+高科技”全力排除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科技】

“大脸盆”+“灭火弹”防患于未然

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一旦被占用,火灾发生时,将极大延误救援时间。不过,在江苏常州溧阳市,这样的问题却在高科技“大脸盆”的加持下,得到了有效改观。


△“大脸盆”消防电子告知单


什么是“大脸盆”?这其实是一种外形呈现“脸盆”状的消防电子告知单,其内部是真空吸盘,吸力可达到300公斤以上,在不对车辆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可牢固地吸附在违停车辆驾驶位的车门上。针对车辆违法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的问题,溧阳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市溧城街道、公安交警部门利用“大脸盆”开展联合专项整治。


△当事人违法占用消防通道接受处罚


在探访现场,记者正巧碰到市民王先生开着车前来处理违法。“我就停车上楼拿个东西,没想到下来就看到车上被挂了个‘盆’。”他告诉记者,自己也知道不能占用消防通道,但还是因图方便违法了,“这是第一次,以后肯定不会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如果违反此项条款,对个人将处以警告或500元以下罚款。在溧阳,车辆违法占用消防通道,首次罚款50元,此后依次叠加50元。今年以来,截至7月25日当地消防部门已通过“大脸盆”处理车辆违法占用消防通道1668起。“处罚不是目的,消除安全隐患才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前期不少市民不理解,甚至认为小区道路可以任意停车,但眼下经过长期宣传和治理,市民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有效改善了小区内车辆违法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的问题。

同样是高科技,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仓储物流企业无锡传云物联网有限公司(菜鸟物流)园区内,记者看到了数百台或工作或充电的“小蓝人”机器人,它们可以自主分配物流、寻找商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园区内物品种类繁杂、可燃易燃物数量多,消防部门对其有严格的防火要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小蓝人”使用的都是锂电池,电量耗尽后会在仓库内自主充电,因此保证充电安全、预防爆炸爆燃就成了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场,记者看到就在机器人充电器的上方,摆放了一个类似球状的悬挂式灭火器材。“这叫干粉灭火弹,其下方管道内有一个气体测温防火装置,一旦感应到周边温度超过65℃,就会瞬间爆炸,扑救的同时可以防止火势蔓延。”无锡消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巧妙使用高科技防火器材,可以从源头对机器人充电进行防护,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干粉灭火弹


【理念】

重点区域建设“撬装式消防站”灭早灭小

火灾初期的3到5分钟是灭火救援的黄金时间,但受城市道路交通等因素制约,有时候救援车辆很难在5分钟内抵达火灾现场。为了提高救援反应速度,扬州市消防部门在主城区重点区域内建设一批“撬装式消防站”,此类消防站的主体是由模块拼搭而成,所有组件安装在一个整体底座上,可安装和移动。

记者在扬州市中心的中集文昌“撬装式消防站”内看到,消防站为两层撬装式结构,外观像个盒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站内各类库室配备齐全,共有2辆城市主战消防车,15名政府专职消防员,可以覆盖市区汶河路和维扬路周边商圈和居民区。消防站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第一时间扑救。此类消防站集消防救援、巡防宣传、为民服务于一体,是加强城市消防站网络建设的重要补充,能真正做到灭早、灭小、灭初期。据悉,自该消防站投勤以来,已接出警275次,出动车辆387辆次,1457人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63人,抢救财产价值1000余万余元。今年,扬州全市新建了10座撬装式消防站,目前已有9座投入执勤,并计划在5年内继续新建26座专职消防站、撬装式消防站,实现“点、线、面”相结合,构建出机动性高、覆盖面广的消防救援体系。

而在无锡,记者也见到了类似的小型消防站,是一个集初期灭火救援与消防安全监管于一体的综合监管站,内部不仅有专业的消防车库、指挥中心,还有宿舍、卫生间等,可满足消防员工作和生活的双重需要。这样的消防站,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消防车通道不畅、大型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等问题,通过日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宣传、执勤,进一步提升周边单位防范火灾风险的能力。

【机制】

社区安全“责任到人”筑牢基层防火屏障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消防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在无锡市新吴区硕放街道振发公寓,记者看到小区内每栋居民楼前都安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小区年代较久,原先没有多少停车位,车辆在小区内随意乱停,经常占用消防通道。为此,新吴区硕放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下大功夫将小区内部分绿地以及空置区域改建成停车位,并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在公寓内,记者随处可以看到各种消防安全宣传作品,就连核酸检测卡片背后,也是有关消防安全的警示提醒。


△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把消防安全监管到“最后一公里”,无锡自主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在全市75个镇(街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目前已全部实体化运行,同时还将逐步配备在编专业力量。采访中记者发现,仅硕放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就整合了学校、派出所、供电所、建设局、财政局等16个部门,19个社区消防安全全部责任到人,规定定期开展消防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并开展多种形式消防安全宣传,提高居民自救能力。据悉,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还联合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乡镇街道开展调研指导工作,消防部门共向市、区两级治安部门和每个公安派出所派驻消防文员111名,协助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检查和宣传职责。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