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公里滨江带串起山水“生金”路
——从烟囱林立到江豚逐浪的幕燕涅槃
栖霞区幕燕滨江风光带。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金陵佳丽地,北郊为最。北郊,即幕府山燕子矶一带,这里滨江岸线长约8.48公里,自古是“万里长江第一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条件曾使这里聚集了一批矿山、化工等污染企业,每年带来数十亿产值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经年砥砺,沧桑巨变。江还是那条江,但岸上已然换了风景。盛夏时节,记者驱车沿幕燕风光带滨江大道行驶,从燕子矶公园到上元门,一条生态绿廊映入眼帘,江水滔滔、青山相依、红日慢落、夕霞炙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燕矶夕照”又回来了!
回望:烟囱林立,临江不见江
幕燕滨江片区的西侧是幕府山地区。8月9日,记者沿着蜿蜒山路登上幕府山,只见山腰整齐的雪松、银杏、大叶女贞迎风而立,山峦绵延起伏,江水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如果不是那块刻有“十年复绿、百年承荫”的石碑,很难把眼前这个“幕燕风景名胜区”与曾经那座“灰头土脸”的矿山联想到一起。
因盛产白云石和石灰石,幕府山曾是全国知名的“城市矿山”,最多的时候,这里曾有百家砂场码头、数十家工业企业。自1950年以来,幕府山每年开采矿石400多万吨,累计开采量超10亿吨,主峰从205米下降到186米,形成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数十个宕口矿坑,靠江的山崖几乎被挖得寸草不生。
“以前从江北向南去市区,车一上南京长江大桥,裸露的白色山岩映入眼帘,如同覆盖着皑皑白雪。”南京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举贤回忆道。
不同于幕府山地区的“靠山吃山”,东侧燕子矶地区是沿江有名的“工业城”“化工基地”,拥有仓储物流、砂场码头、化工生产等各类企业,鼎盛时期多达400多家,年产值约320亿元。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却付出了惨痛代价。在一段时间里,绿水青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烟囱林立、污水横流的画面。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江畔居民对此有着深刻感受。燕子矶片区有北十里长沟西支、中支、东支等3条入江河道,总长约11.2公里。此前,这里长期污水直排、河道黑臭,严重影响长江水质。“光北十里长沟西支水体颜色一天就能变五六次,我们都叫它‘五彩河’。”居民张志强说。
临江不见江,岸线脏乱差。随着南京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幕燕滨江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重生:壮士断腕,江岸起新绿
绝不能再欠生态账、吃子孙饭,必须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0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和栖霞区委、区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对燕子矶地区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停,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引导“退城入园”。经过几轮整治,404家企业全部完成关停、搬迁、拆除,杜绝了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及长江水源的污染。
一手抓化工整治,一手抓山体修复。栖霞区将幕燕滨江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关停矿山开采等各类工企单位71家,种植各类乔木灌木约283万株,累计复绿80万平方米,长江观音景区、达摩古洞等文化景区得以恢复。
毁林容易种林难,裸露的山体上没有土,怎么种树?
“在修复早期,0.6平方公里的矿区,水土流失面积就达到0.4平方公里。我们把玄武湖的淤泥挖过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填土法,累计回填土方约186万立方米,为复绿奠定了先决条件。”范举贤介绍,幕府山还创新采用了凿石挖槽法、轮胎织网法等多种复绿手段,将6万多只废旧汽车轮胎用镀锌防腐材料编织成“橡胶网”覆盖裸露山体,再将泥土填入其中,为五六万株常春藤、凌霄、石楠等灌木提供了扎根生长的空间。
今时今日,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林茂草丰、景色宜人,幕燕滨江沿岸的蝶变,已然成为栖霞区滨江岸线修复、长江大保护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2023年,幕燕滨江风貌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获评江苏省第二届“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山青了,水也更净了。经过几年的实干苦干,北十里长沟从“十里臭”到“十里景”,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实现稳定达标。同时,栖霞区还高标准完成3条入江河道水环境及沿线景观治理工程,促进环境整体优化,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水清、岸净、景美的风光带。
远眺:山水“生金”,发展添动力
江风拂过永济大道,携来市井欢语。晨练的老者在观音阁前打拳,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辨认江豚背脊;三台洞幽深石径上,学生临摹摩崖石刻的童子拜观音像……如今,幕燕滨江生产岸线已全部转变为生态岸线,燕子矶滨江公园、幕燕樱花观赏区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江边白鹭栖息,夏天知了叫个不停,岸边有枫树、梨树、石榴树,环境可好了。”燕子矶片区居民刘菊花说,河岸边新修的游园绿地和贯通绿道成了他们每天散步休闲的必到之地。
重现往日绿意后,幕燕滨江风貌区还在文旅景观方面进行了提档升级,打造了樱花观赏区、长江旅游航线等文旅新亮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今年初,江苏省文旅厅发布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共有7座城市的10家景区进入名单,幕燕滨江旅游区成为南京市唯一入选景区。
生态美了,环境优了,发展质量更高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燕子矶地区全力推进产城融合,以“公共服务、商业贸易、文化旅游”为重心,先后引进招商花园城、宝能金融中心等一批商贸综合体、区域总部、品质酒店,以及创智科技园、文化旅游古镇等重大项目,为片区的产业重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成为南京东北部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街道为辖区企业做好店小二服务的同时,未来还将以都市工业为重心加大外引力度,为工业产值增长提供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燕子矶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文刚说。
幕燕滨江的重生,是南京长江大保护的生动缩影。当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江豚在江面嬉戏的场景频频出现,移步换景间,望得见江河、触得到绿色、享得到文化,已成为每个南京市民都可以拥有的惬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