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点亮文化IP,在流动的中国里遇见“诗和远方”

特约评论员/宋广朋

“五一”假期已至,旅游市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五一出行”的话题持续走热。在花样翻新的旅游形式中,“深度游”成为了被网友们青睐的选择。而在爆火的“深度游”背后,是大众对旅游文化体验的需求升级。无论是古色古香的村落,还是人潮涌动的街头巷尾,都以文化为内核,为游客们提供着多元化的旅游选择。

融入城市肌理的特色文化,塑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诗和远方”。大好山河,文韵悠悠,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近年来,许多城市借助文化IP成功点燃文旅热潮。在海南儋州,东坡文化释放的蓬勃生命力让海岛美景与“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在古城西安,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和精美的汉服妆造重现着盛世长安的锦绣繁华;在湖北武汉,黄鹤楼上的灯光秀和曾侯乙编钟的千古绝唱诉说着荆楚大地“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沧桑变化。通过不断加强文化供给,全国各地正在打造形式各异的文化IP,让游客们在旅途中能够真正感受到如诗如画的风景和有滋有味的生活。

创新赋能的文旅产业,正在为流动的中国注入新动能。在特色文化滋养的同时,文旅产业也在表达形式上不断进行着创新。许多景区积极探索“文化+”模式,通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区,将文化IP注入餐饮、住宿和文创产品中,既增强了旅游的趣味性,同时又用当地的风土人情带来经济效益。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也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动力。河南戏剧幻城里催人泪下的沉浸式演出,成都锦江画舫上如梦如幻的数字游船,让游客每走一步都能触摸到不同时空的故事碎片。未来,期待更多文化的深度融合持续激活文化IP,用最前沿的创新技术讲述最古老的故事。

守住朝气蓬勃的“流量密码”,用暖心服务拉长文化IP的“生命线”。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精品特展持续展出,夜游夜市接连上新;《黑神话:悟空》的“出圈”带火了山西古建筑群;惟妙惟肖的“无语菩萨”让无数年轻人“挤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接住“泼天流量”更要接住人心,真诚永远最能打动人。要实现文化IP从“爆火”到“长红”的华丽转变,唯有将文化IP带来的流量狂欢转化为优化城市治理和提升人文温度的深刻实践。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及时回应热点需求,为游客们量身打造“文化游”线路,发动全民参与文旅IP打造;另一方面,要形成宣传矩阵,探索民间原生内容,让城市文化渗透到市井烟火中,用最真挚的生活场景打动人心。

文旅之美,在清风徐徐的山水之间,亦在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不期而遇中。当越来越多的文化IP在神州大地上被点亮,文人墨客们笔下描绘的“诗和远方”终将会和美好的旅途不期而遇,共同实现历史文化跨越千年的活化再现。(宋广朋)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