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我在方舱19天



  从4月15日第一次来到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到5月3日完成采访,我在这座容纳1.36万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度过了19天,前后9次进出方舱医院隔离区拍摄、采访。


  ↑4月23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帮助老年患者佩戴腕带。


  ↑4月23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拍摄的升级改造床位配备的氧气瓶。

  临港方舱医院位于上海的东南角,在这儿可以远眺上海的标志之一东海大桥,和市区相比,这里的空气中可以闻到大海的味道。临港方舱医院所在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上海近年来的一片发展热土,道路两旁塔吊林立,但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些都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临港方舱医院4月5日开舱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感染者,我来到这里时,方舱医院已经运行了约10天,上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处在最为胶着的阶段。在临港方舱医院,即使隔着口罩,也可以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气氛。

  方舱医院内绝大部分感染者生活平静,甚至显得单调。有的感染者侧躺在床上刷短视频,有的坐在床边默默看书,有的将工作电脑带入方舱医院内做演讲文稿,还有的戴着耳机用手机上网课……生活、工作、学习,方舱内的世界犹如一个微缩版的社会。


  ↑4月19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名学生感染者通过手机上网课。


  ↑4月25日,一名儿童患者在方舱医院内玩耍。


  ↑4月21日,临港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帮患者测量血氧饱和度。


  ↑4月23日,在临港方舱医院,老年患者坐在床边看书。

  这张照片让我感触颇深。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今年82岁的李先生坐在床边默默看一本书,书名:《决战朝鲜》。他是在4月22日晚转运到临港方舱医院的,尽管子女都封控在家里不能陪在身边,但他依然坚韧、平静面对病毒。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上海需要“硬核”力量,方舱医院在短时内完成改造建设、各地援沪医疗队第一时间集结出发、爱心物资纷纷涌来,这些都是“硬核”力量的体现。同时,人们面对病毒和困难时,也尽力保持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在疫情面前,这份平静的力量,让人动容。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临港方舱医院的使命也在调整。有2000张床位完成改造,配备了监护仪、吸痰器、氧气钢瓶等,用于收治普通型以上感染者和高龄感染者。4月22日左右,这里陆续接收老年患者入住,相比于照顾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轻症患者,照顾老年人是一项更为严峻的挑战。


  ↑4月23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与老年患者交流。


  ↑4月23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与老年患者交流。

  拍下这张照片时,这位老人转运到临港方舱医院只有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加上患有基础疾病,他的情绪不是很好。当天午饭时间,医护人员拿来餐食,他表示自己不饿,不想吃,一直到12点半左右,他才在医护人员的劝说下吃饭。


  ↑4月28日,“00后”护士喻馨在帮助一名入院感染者通过手机登记个人信息。

  就像很多医护人员感慨的那样,很多“95后”“00后”的护士一到方舱医院就瞬间长大了,承担起肩上的那份责任和使命。1999年出生的护士王梦婷和我说:“我们这一代是被祖国精心呵护长大的一代,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肯定不会犹豫的。”


  ↑4月28日,在临港方舱医院,一名保洁员和一名志愿者在清运生活垃圾。

  这张照片里,左边的保洁人员穿着“大白”,全副武装,右边的这位志愿者只戴了口罩、面屏,穿了隔离衣。这位志愿者叫杨志芳,她也是一名感染者,在我结束采访时,她已符合出院条件。进入方舱医院后,她第一时间选择报名成为志愿者,参与清运生活垃圾,发放餐食。在方舱医院里,我总能想起那句歌词--“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4月16日拍摄的临港方舱医院内患者出院后空出的床位。


  ↑4月30日,康复出舱人员离开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乘坐转运车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

  在方舱医院采访19天,治愈出院者的数量在持续攀升,方舱医院每天接收的感染者数量在下降。到5月3日这天,临港方舱医院出院的感染者数量已接近4万人。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杨有宗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