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睢宁县王集镇庄楼社区,麦苗青嫩,汪塘碧波荡漾,群鸭戏水,水泥路平坦干净,太阳能路灯整齐明亮,社区服装饰品加工车间笑声朗朗……昔日穷乡僻壤,今朝幸福家园,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倾注着驻村第一书记葛爱华的使命与担当。
命令即是使命,使命彰显初心
2020年3月初,江苏广电总台教育频道总监助理葛爱华接到了组织通知:“总台党委会已经决定,派你参加今年的省委帮扶工作队。”接到电话后,他陷入了沉思……
受疫情影响,正在读高二的儿子,在家上网课,妻子是中国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队员,还在西印度洋奔巴海岛上抗击病疫。一边是组织上的决定,一边是个人家庭问题。没有犹豫,葛爱华毅然做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选择——先国,后家。
3月15日周日早上,在冰箱里装满各种食材,使劲地拥抱孩子后,他奔赴睢宁县,开启了两年的帮扶之路。开始的几周时间里,独自在家的儿子经常微信视频问询如何洗衣做饭,葛爱华微笑着一遍遍教,关了视频之后,眼泪不自觉地打湿眼镜……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驻村帮扶干部,我觉得自己很尽责,可身为父亲、丈夫我很愧疚,但我无悔。”提起对孩子的愧疚,葛爱华红了眼眶,接着又自豪地说:“我儿子出国留学前,曾特意来看我,还用他自己存的钱给社区里的孩买了书包、100多本书,还有足球、篮球等,他和社区里的孩子们一起踢足球、玩游戏,像兄弟姐妹一样度过3天时光。走时,他说了句‘爸爸,我出国还是要回来的,希望将来学有所成后,也能像爸爸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葛爱华之子葛弘为捐赠体育用品给庄楼孩童 顾士刚 摄
以村为家,你们就是我亲人
庄楼社区约有耕地2600亩,共5个村民小组,约295户,人口约1300人,党员37名,其中流动党员约20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48户169人。
驻村第二天,葛爱华就来到困难户家中走访。
一到80岁魏栾英的家门前,葛爱华的心就揪了起来。倾斜的大门门楼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进院到厨房一看,灶上面放着一碟小白菜,老人坐在小板凳上,手里端着一碗饭……
魏栾英家儿子因交通事故去世,家中还有正在读初中的孙子和在南京医科大学读研的孙女,祖孙四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此情此景,让葛爱华心猛地一颤。“奶奶,我一看到你就想起我自己的奶奶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你们的困难我会想办法的!”
葛爱华在魏栾英家走访 顾士刚 摄
葛爱华一方面协调社区,帮助魏栾英家享受各种政策,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一方面自掏腰包经常带些牛奶、衣服等生活用品看望慰问老两口。“又给我们送手套来了,你是共产党派来救我们的人,孩子,我们心里暖和和的。”这几天,气温骤降,葛爱华送来的棉手套让魏栾英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
近两年时间里,他的脚印已经踏遍庄楼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东边的旧羊舍,西边的饰品厂,南堤埂边种花生,北边地里收麦子,夏收时节的收大蒜,秋收时节的起花生掰玉米……葛爱华在走访笔记本上一一记录着困难户人员情况、家庭条件等,针对性制定“一户一策”的长效帮扶方案。
党建引领,以业兴村富民
抓党建工作是“第一书记”“第一责任”,通过抓党建来聚民心、促发展、惠民生,庄楼社区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2020年底,睢宁县的基层社区两委换届有序进行,几名年轻的同志将会担负起社区的未来,新发展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表示将勇于担当;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党支部与庄楼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
葛爱华到庄楼社区一个月时间内,在实地考察调研后,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多次商谈、讨论等,形成了5000字的《睢宁县王集镇庄楼村(社区)帮扶行动方案》。“我们有帮扶行动方案,就要坚决执行。”葛爱华在社区党员代表上立下军令状。
他立项采购的10台缝纫机包缝机开展起了小饰品袖套加工项目,能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相对农闲时的家门口务工。54岁的王菊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在干活的间隙里还不忘调侃一同干活的72岁的周钦美,惹来车间里时时哄堂大笑。王菊家里有养殖场,年收入20多万元,她笑言,来这里工作,一天能挣80元左右,但主要是为了能和老姐妹们在一起开心说笑话,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老伴每天忙着搞养殖,自己在家非常寂寞。
葛爱华调研小饰品袖套加工项目 顾士刚 摄
2021年6月初,他主导在社区合作社的50亩土地上进行“杭白菊”栽植。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新宇高兴地说:“今年的菊花种植收入有13.8万元,带动村民增收3.5万元,葛书记给我们社区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向派出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领导多次汇报请求支援,出资采购70万元的两台大型拖拉机、两台收割机、两辆三轮车已经在秋收农忙时派上了用场;一栋约600平方米的简易机库也在帮扶的第一年完工;35口灌溉井已建成使用。
2021年,他又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为民办实事作为谋划项目的重点,800㎡的高标准水泥晒场、102盏路灯、新建的农村公厕等项目。两年来,积极向后方单位推销睢宁的优特农产品,江苏广电总台仅采购红薯粉丝就达8.5万元。
2019年,庄楼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20.12万元,人均收入1.68万元;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51.2万元,人均收入2.4万元;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基本能确定超过75万元。
“心佑工程”,睢宁就是我故乡
“如果你有资源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就不要再局限于哪一个村哪一个镇了,睢宁就是我家乡。”在葛爱华帮扶日记上有这样一段话。
2021年,葛爱华得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一支“心佑工程”专家团队,专门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免费救治。葛爱华当即与二附院、睢宁县妇联、卫健委以及睢宁当地几家医院联系协调,1000多个电话追踪到近300名疑似患儿免费筛查,确诊并符合救治标准的39名儿童全部等到了免费救治。患儿在宁诊疗期间,葛爱华不仅协调睢宁当地出具相关证明手续,还自驾车接送孩子。
顾士刚
- 县区
- 2021-12-01 11:54:35
- 县区
- 2021-12-24 19:39:42
- 县区
- 2021-12-23 18:03:42
- 县区
- 2021-12-22 18: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