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殷萍萍 记者 高艺)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更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苏庙社区紧密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依托网格集中开展乱搭建、乱堆放、乱停车“三清零”,通过“绿色账户”鼓励居民主动参与整治,试点实施“垃圾分类”掀起环保文明新风尚,逐步实现人居环境整体焕新。
“小网格”清亮环境底色。
环境整洁宜居,百姓才能舒心满意。苏庙社区坚持在“整治”上下功夫,在“长效”上做文章,在“创新”中出实招,按照“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工作原则,细化落实上下联动、分片管理、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辖区划分七个网格,网格员执行一日一巡查和每周循环交叉督查制度,确保巡查结果全面客观,整改闭环落实到位。依托网格,社区全面开展背街小巷违章搭建和乱堆放的集中清理,实现自然村巷停车划线全覆盖。经过一系列的整改,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焕然一新,生产生活物品排列整齐划一,美丽乡村洁净程度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积分制”激发共治活力。
后金岸积分兑换点,很多村民正在拿着“活力值存折”等待“购买”洗衣液、垃圾桶、餐巾纸等生活用品。为进一步改善保留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苏庙社区制定“绿色账户”活力值兑换制度,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独角戏”转变为“集体舞”。积分激励项目的一经落实,村民们热情空前高涨,主动清洁房前屋后、管好公共场所、参与环境整治,纷纷夸赞:“这个活动好,既能使自己家变干净,又有礼品拿。”村民们获得了积分奖励,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保留村庄人居环境大大提升,“双赢”局面推动美丽乡村有人建、文明乡风大家树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垃圾分类”掀起环保新风。
走进春来苑小区,原先遍布小区各个角落的老式塑料垃圾桶不见踪影,一座座小房子般的“定时定点垃圾收集屋”取而代之,屋外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投放口标识清晰,还有洗手台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后随时洗手。每天早上六点到八点,晚上五点到七点半,收集屋准时开放,期间有专门的分拣员帮助居民分拣垃圾,不仅为垃圾的分类运输提供了便利,也逐步引导居民养成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除了建立专门的“垃圾收集屋”,在小区里,还经常可以看到一支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忙碌的身影,他们日复一日通过摆设宣传摊位、发放宣传手册或厨余垃圾桶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随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可持续、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日渐成型,绿色环保之风蔚然兴起。
接下来,苏庙社区将继续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激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外向引力”和“内生合力”,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打造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群众自治的幸福社区。
- 县区
- 2021-12-24 15:21:42
- 县区
- 2021-12-24 14:15:19
- 县区
- 2021-12-24 14:15:08
- 县区
- 2021-12-24 14: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