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无锡 > 县区 > 正文
暖心!“小棉袄”亲情护理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艺)近年来,无锡市惠山高新区(洛社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社区助老服务、提升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等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其中,不得不提有着浓厚志愿服务氛围的徐贵桥社区,7年来用心用情推进“小棉袄”高龄空巢老人居家助老项目,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如儿女般的关爱,通过“日常关照、精神慰藉、生活帮扶、节日慰问”等服务项目,进行个性化服务,同时为服务对象增能,缓解他们的孤独感,托起了辖区老人的幸福晚年。

七年如一日,“小棉袄”爱心温暖老人心

“我行动不便,他们经常给我买菜,还送到家里。”“平时孩子们在外地工作,不常在身边,家里有事就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一接到电话马上就来。”……走进徐贵桥社区老人家中,说起老年生活,社区里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纷纷称赞的“他们”,并不是亲朋好友,而是社区的“小棉袄”助老服务的工作人员。

2015年,在前期走访、摸底与沟通交流基础上,“小棉袄”高龄空巢老人居家助老项目应运而生,服务居住于社区的32位空巢老人,其中包含了失独、空巢、残疾、独居等家庭。项目组织发起者许玲芳是个热心人,她介绍,“小棉袄”爱心志愿者现在有15人,说是“小棉袄”,其实志愿者年龄也不小了,由社区退休人员组成,成员中有8成是当地的五星级志愿者。“江苏好人”丁兴南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但自己积极做志愿者,还带上妻子一起做起了“小棉袄”。今年已87岁高龄的“中国好人”秦肇荣也是其服务对象中的一个,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儿又患上了疾病,需要人照顾。丁兴南和妻子多年如一日上门帮扶,用爱心和贴心的服务为老人、为邻里之间打开一扇温馨的大门。“小棉袄”的行为让更多居民走进彼此生活,也让邻里之间更加和睦。如今,走在惠山高新区大街小巷,总有爱心的志愿行为让人暖心不已。

十八般武艺样样行,贴心服务不打折扣

为了满足各个群体、不同家庭的需求,项目组特制定了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有生活照料服务,通过走访了解每位老人需求,整合社区资源,对老人提供个性志愿服务,如理发、生活设施检修、衣物修补、家政等。也有身体健康服务方面,每月对每位老人进行上门身体健康检查,并设立健康档案,从而及时掌握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此外,项目组成员除每周定期开展2-3次上门服务外,在传统节日期间和老人的生日当天,志愿者自发组队,为老人们送去慰问品,举办联谊活动等,实实在在关怀老人。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团队志愿者将老人视为家人,贴心相伴。志愿者自发陪伴老人外出就医、节假日邀请老人一起过节等,显然,这些自发的行为不光是志愿者道德的体现,也是居民精神文明的一种进步。在“小棉袄”项目的感召下,更多的居民乐于主动关心身边的老人,把这份关爱和精神传递下去。

“爱是双向的奔赴”,在服务开展中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感人故事。近日,志愿者丁兴南妻子外出时不小心摔伤,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帮扶对象很快自发来到他家中看望,送来关怀。

“小棉袄”服务项目再扩容,“爱心餐”暖胃更暖心

“小棉袄”高龄空巢老人居家助老项目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即一个志愿者联一户或多户家庭,同时,此项目也是囊括了居家服务、助老帮困的社会公益项目。通过成熟的志愿者“一对一结对帮扶”模式,从日常生活中给予小棉袄一样的温暖,真正体现社区志愿服务氛围,形成社区大家庭温馨格局。 

日前,小棉袄服务再次“扩容”,开展爱心送餐活动,为帮扶对象送去热气腾腾的午餐。爱心餐由社区爱心餐厅提供,新鲜食材经大厨们的巧妙搭配和烹煮,变成令人食欲大增的午餐,既可口又营养,配上香喷喷的大米饭,深受老人们的喜爱。

惠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暖心志愿项目不断地落地开花,让老人们获得居家照料的同时,感受社会的关爱,实现了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对接。其“邻里1+1”结对帮扶的工作模式,引领好民风带出好社风,提升了惠山高新区志愿服务的建设内涵和外延。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