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徐北平)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杨木桥社区党总支始终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态度,从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先做起,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辖区“晾晒难、楼灯暗、游园旧”系列问题进行三点一线,一一解决,切实让我们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带来的实惠。
安装便民晾晒架 居民“晒”出幸福感
杨木桥社区是由“老村巷+安置房小区”构成的城中村社区,很多居住在安置房的居民为了自身便利,私自在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和树木上拉绳晾晒衣被,影响小区环境和其他居民的生活,成为小区环境治理的“顽疾”。且这种不文明现象在老村巷更为显著,部分居民还秉持着“老传统”,只要有合适的晾晒区域,便私自架起竹竿子开始晾晒,可以说阳光走到哪,衣物晒到哪,有的甚至晒到了沿街路面,不仅影响社区整体环境美观,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虽然社区网格员定期巡查劝阻,但是效果甚微。
为此,社区将“乱晾晒”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多次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听取多方代表意见,因地制宜开辟空地,在合适位置统一安装了共享晾衣架79处,同时对规划的“文明晾晒区”发动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做好文明晾晒的宣传引导工作。晾衣架的安装不但解决了茂盛的树木遮挡导致光照时间不充足而造成的乱牵挂问题,而且提升了辖区居民生活质量,美化了社区环境。家住老村巷的黄阿姨见到自己门口新装的晾衣架高兴不已,感激地说:“现在晒衣服方便多了,感谢社区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在为群众着想,实实在在做事。”
楼道换装感应灯具,照亮居民回家之路
位于民丰路旁的民丰北苑是2005建成的安置房小区,其各楼栋内的楼道灯普遍存在老旧损坏现象,居民楼内的楼道灯不亮已是通病,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会接到楼道灯报修的电话,可见一盏小小的楼道灯,与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为了让社区居民晚上不再摸黑走,社区党总支将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对民丰北苑的63栋1074户居民楼内楼道灯情况进行摸排登记,并就“装什么灯?需要多少灯?线路如何接?钱怎么出?”等问题,社区党总支、物业、居民代表三方开了多次联席会议,将方案、计划、资金公开等问题,多方征求居民意见,最终将812套感应灯一一装入楼道,明亮的灯光不仅温暖了居民,也照亮了大家回家的路,居民们看到了应声而亮的灯光,也了解到这项工程完成得不容易,纷纷为此点赞。
扮靓游园新颜值 营造消防新阵地
消防主题小游园位于民丰北苑1号门对面,在升级改造前,内置健身器材及配套设施普遍存在破旧损坏的现象,地面绿化杂草丛生,平日歇息游玩的小游园成为居民私拉乱晒的场所,失去了原有娱乐健身的本质意义。社区听取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将小游园改造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计划中,不但将原来高低不平的鹅卵石路面改为平坦的彩砖地面,对游园内的漫步机、单杠、跷跷板等各种老旧健身器材进行更换,还增设有消防转转乐、灭火器箱和消防温馨提示牌等设施,让居民乐于在游中学、学中游,消防主题小游园的建成不但可以让居民在碰到火灾与地震时懂得如何处理逃生,还可以时刻让居民保持敲响警钟的意识。如今,整个小游园旧貌换新颜,“颜值”大大提升,宽敞整洁的人行道、错落有致的绿植,配上艺术化的园林设计,让路过的居民连连称赞。
如今,在市区街道支持倡导下,为民办实事工程正在向社区稳步推进,一系列困扰居民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接下来,社区还将安排网格员继续做好“回头看”,持续了解群众反馈情况,收集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坚持为民务实,做到学史力行,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 县区
- 2021-12-20 14:38:40
- 县区
- 2021-12-20 13:17:24
- 县区
- 2021-12-20 13:17:09
- 县区
- 2021-12-20 13: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