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无锡 > 县区 > 正文
(“3维度+3层级+3模式”提高基层自治水平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艺)村庄治理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如何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尤为重要。无锡市惠山高新区(洛社镇)花苑村以“我的地盘我做主——一问三议一督”成熟的民主协商机制为基础,以“内生赋能 齿轮运作”项目汇聚党心民心凝聚力为支撑,探索创新村庄治理体系,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热情,让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治理工作中,治理成果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可。

三维度,激发参与热情

花苑村从“参与体验”“参与赋权”“参与守护”3个维度着手,解决村庄治理村民“没兴趣”“没权力”“没激励”三个问题。

“参与体验”,通过实地参观、在微信群分享优秀治理成果,开展花苑村“快乐找茬”脏乱差随手拍等活动,激发村民需求,坚定“治”的决心。在“参与赋权”这个维度,把村巷规划、设计、建设、监督等的权力赋予、归还村民,组建赋权中心组、构建村庄空间三级权限治理体系,让村民有权更有责,有责带头干。最后,通过开展巡护主题活动、探索试行人居环境积分制办法、推荐优秀村民进入第三方,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让村民“参与守护”。

三层级,划分主体责任

经过工作组多次调研、评估,咨询城管、土管、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在多次协商后,花苑村根据碎片化场地的权属、性质、功能等初步构建了一个村庄空间三级权限治理体系,在三个村巷试行试点。这三级即公共-半公共-私密的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公共区域,范围主要是村巷主要道路、河道、桥梁等为集体所属的空间,主体责任为村委。第二层级半公共区域,即将零星用地归属于临近的建筑主体和住户,类似次要巷道、村巷内部活动场地、门前屋后空地等,让这些地方从属化,主体责任是村委会和村民。第三个层级是私密区域,即私人化,确定其归属于某户居民,譬如阳台、封闭式庭院等户主宅基地内的用地,主体责任是村民自己。通过这三个层级的划分,赋予及区分村民不同的责任权限,让村民更具主动性,参与村庄治理工作。

三模式,构建治理体系

根据划分的三个层级,花苑村设置了三种管理模式。对于公共区域,采用自上而下的主导型治理模式,即第三方设计公司统一规划设计,全体村民参与。村民的职责是现场情景式细化治理细节、监督跟踪施工全过程,建设和维护都以村委、第三方负责为主,志愿者为辅。对于半公共区域,采用专家、第三方等给出菜单式建议,村民有选择的引导型治理模式,跟自己有关的空间自己做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以及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治理。对于私密区域,确定其归属于某户居民,譬如阳台、封闭式庭院等户主宅基地内的用地,采用村民自主决策型管理模式,全权根据村民自己的喜好规划摆放,唯一的要求是整洁有序。为鼓励村民积极进行自我区域治理,推出了美丽庭院评比,整齐堆放的阳台,别出心裁的庭院设计都能参与其中,极大提高了村民自治的自觉性。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