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吴莉敏) 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无锡市梁溪区山北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服务端口前置,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和强劲动力。
“网格化”管理畅通民情“直通车”。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建立“社区-网格-楼栋-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体系,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志愿者的力量,联动网格员,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形成群众舆情立体网络,破解社区组织软力量散难题,实现由“单打独斗”向群防群治的转变;破解社区重管理轻服务难题,实现社区工作由行政“垂直化”向社会“扁平化”的转变;破解社区管理体制不顺难题,实现社区事务由“分割”向“联动”的转变。设立专职网格员,强化业务培训,明确网格员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依托线上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线下“铁脚板”大走访等形式,让民情民意直达“中枢神经”,将管理服务和办实事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组团式”联系搭建邻里“连心桥”。充分发挥辖区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退役军人的积极作用,组成“五老”志愿者队伍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对接,通过搭建社区议事平台、担任社区议事会成员和社区治理观察员等方式,引导广大居民迈出“小家”、走进“大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助力社区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志愿服务为纽带,采用“报到+认领”模式,鼓励机关党员、优秀青年、热心群众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引导辖区企事业单位、物业和社会组织的志愿者“结盟”,以组团服务的模式,围着群众转、跟诉求走、奔着问题去,切实在办实事、解难题过程中聚合力、强动力、激活力。同时用好司法站(所)、派出所及律师志愿者等力量,组建社区法律咨询室、矛盾调解室,推行开放式服务,努力实现社区矛盾不沉淀、不升级、不上交,成为和谐社区的“润滑剂”。
“多元化”服务精准对接“零距离”。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推行“包片下社区”制度,动员街道机关部门党员下沉基层一线,以民声民需为工作导向,找准自身工作与服务群众结合点,向问题“较真”、跟难题“较劲”,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服务上门”活动,针对老年人及重残、重病、孕妇、军烈属等特殊人群,开展助老助残、保健服务、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上门服务。印制“社区便民服务卡”、设立“办事百宝箱”、张贴政策“明白纸”,使居民与社区优质服务“亲密接触”。开辟“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动服务窗口从“线下”转向“线上”,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便民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办事不发愁、服务不打烊”的服务目标。打造“惠聚一心”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升级双河村“民情议事亭”,新建“和悦城市书房”睦邻新空间,将服务阵地前移,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量身定做”的便捷服务。
- 县区
- 2021-12-13 15:51:20
- 县区
- 2021-12-13 15:50:32
- 县区
- 2021-12-13 15:50:17
- 县区
- 2021-12-13 15: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