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07-02 02:27:25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孕育出北宋教育家胡瑗、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等名家先贤,挥洒出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人文“三水”,泰州在中华历史文化坐标中具有独特地位。面向未来,泰州这座“尘世幸福极多”的古城积极推动人文“三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书写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生动答卷。
△泰州每年都会举办多场高规格戏曲活动,擦亮“梅郎故里”品牌
干年文脉当代表达
以文化“两创”赋能人文“三水”,泰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举办16届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到邀请100多名“梅花奖”得主争艳泰州,从“梅兰芳华”全国少儿京剧大赛到海内外京剧梅派票友演唱会,从举办“梅艺今辉——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到开展城市文化印记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泰州“梅郎故里·戏曲圣地”的文化品牌愈加闪亮。
兴化施耐庵文化园内,游客佩戴AR设备即可踏入立体化的水浒世界。武松的戒刀在光影中重现锋芒,泛黄的水浒古本幻化为动态水墨长卷。游客在与水浒英雄互动对话中,深入了解水浒文化。
在兴化千垛景区,创新实景演出《壹念·千垛》,内含《板桥竹·水墨情》《施公梦·水浒魂》等演出,还原了郑板桥开仓赈灾的经典场面,让施耐庵与笔下水浒人物上演“跨时空对话”;改编省级非遗《板桥道情》,登上中国非遗春晚舞台。
△姜堰溱潼会船再现“世界最大的水上庙会”盛况
文旅融合一方水土千年润
4月6日,2025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盛大举行,数万名中外游客共同见证“世界最大的水上庙会”壮观景象。
如今每到周末,泰州老街上游人如织,各家早茶店都排起长队,“早点来泰州、泰州来早点”宣传口号已深入人心。
泰州文旅的醇厚滋味不仅留住游客的味蕾,更穿越重洋化身文化使者。青砖黛瓦间飘着汤包的鲜香,梅兰芳纪念馆内传出婉转的京腔,非遗面塑被揉成形神兼备的戏曲人偶……近日,来自德国、印度尼西亚、喀麦隆、孟加拉等国的20余位外籍友人,来到“中国提琴产业之都”泰兴黄桥,与本地居民、文艺团队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段“中外共‘琴’缘”的温暖篇章。
如今,凤城河、十里溱湖、兴化垛田……无一不是响彻全国的网红打卡地,一方水土千年润,吸引着一批批游人前来探访幸福水城的奥秘,触碰戏曲之乡的脉搏。
以人文“三水”彰显城市品格
泰州,以“梅郎故里”为根基,将梅兰芳“水袖”中流转的守正创新精神,淬炼为新时代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
泰州成立泰州梅兰芳艺术中心,组建泰州梅兰芳京剧团,广泛开展系列演出与惠民巡演活动,依托“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常态化开展“梅澜芳华““戏漫泰州 艺润生活“品牌活动,将戏曲惠民演出送到田间地头。全年开展戏曲惠民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300余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梅兰芳文化传播网络。
泰州,这座被施耐庵笔墨浸润的古城,正将“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肝义胆淬炼成改革攻坚的锐气,让“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敢豪情升华为创新突破的胆识;泰州,这座郑板桥笔下“墨竹摇曳生清风”的古城,正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民本情怀淬炼成新时代的治理智慧。
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38平方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乡村覆盖率100%、年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1000多场……近年来,泰州坚持文化惠民,推进均等化公共服务,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出台《泰州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进一步厚植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明、彰显城市品格。
通讯员 生薇莎 贾健 许航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毛晓华
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