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昆山:当苏超邂逅“书超”,看一座城的文武之道

6月29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五轮苏州与扬州的对决在昆山奥体中心点燃战火,四天后,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当草根足球的激情澎湃遇上书香满城的文化盛宴,昆山借机以“武有苏超,文有读城”的姿态,向外界展示了一座县级市如何在体育与文化的双轨上疾驰,又如何以“文武双全”的底气,书写属于自己的城市叙事。

 △昆山奥体中心

坐拥“江苏顶级球场”,一座县级市的体育硬实力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这句苏超球迷的戏谑口号,如今已成为江苏各城市间足球较量的真实写照。6月29日晚,苏超第五轮苏州与扬州的对决在昆山打响,这场2轮抢票总人数高达144万人次的足球狂欢,除了球队之间的较量,承办赛事的昆山奥体中心也是一大看点,因为它被称为“江苏顶级球场”,是苏超球迷心中的绿茵胜地。

昆山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是江苏省唯一一座满足国际足联比赛要求的国际一流专业足球场,可以容纳约4.5万人。坐落“昆曲之乡”,它像一柄打开的折扇,苏工精巧古今辉映。赛场上,当巨大“折扇”的扇骨次第被点亮,映照着绿茵场,伴随着数万名球迷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助威,足球的魅力被具象化了。

 △苏超第五轮苏州队主场对阵扬州队

昆山奥体中心是这座县级市发展体育的“顶配硬件”,也是实力的展现。近年来,昆山足球场地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已构建起以昆山奥体中心、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为龙头,区镇足球场地为支撑,学校足球场地为补充的三级足球场地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体育场地5391个、面积923.7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4.3平方米。依托这些“硬件”,2024年共计举办体育赛事活动190余项、超2000场次,惠及人数超过10万人。

与此同时,对于足球人才的培养,昆山更是从娃娃抓起。本次出战的苏州队队员赵文锦,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足球,三年级入选昆山启航青训,初中时被输送至苏州体校,一路过关斩将,直至如今成为一名优秀的苏超队员。数据显示,目前昆山共有36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所幼儿园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所学校获评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并拥有3所苏州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足球项目)。

从硬件配置到人才培养,昆山以“折扇”般的开放姿态,书写出体育竞技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

 △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以“可读之城”的姿态,展现独特的书香气质

这个夏天,不止苏超,还有“书超”。7月3日至7日,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超400家出版单位携8万种图书参展,众多文化元素汇聚,各类文化话题更是火爆出圈。如果说苏超是昆山“武”的一面,那么在书展的辐射下,昆山也展现了其“文”的底蕴。

早在第十四届江苏书展期间,昆山就同步开展阅读推广和阅读惠民集中活动,开展主题图书展销、全场图书8折优惠、特惠图书5折展销、线上商城联展惠购、“你购书 我补贴”阅读惠民、作家讲座新书分享等活动,如此书香惠民,这般花式宠粉,进一步刺激了文化消费。

说起与“书”的缘分,这座“可读之城”的文化基因早已嵌入城市的每一寸肌理。这里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也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笔下《北上》的重要取景地,随处可遇书屋里原木的温润,咖啡店里书页的清香,图书馆中光影的跃动,如同一串珍珠,将书香编织成一张流动的网,聚起这座鹿城的文化气质,也孕育出了像“外卖诗人”王计兵这样奋进追梦的平凡劳动者。

昆山的书香底蕴,更深深扎根于历史的厚土。这里曾走出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箴言至今仍振聋发聩。漫步昆山,顾炎武纪念馆的青砖黛瓦间,仿佛还能触摸到这位先贤“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昆山人的读书传统。

如今,从城市书房到农家书屋,从市民大讲坛到企业读书会,从15分钟阅读圈到阅读活动蔚然成风……昆山正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高质量发展,三级公共阅读设施服务网络越织越密,“诗意江南 爱阅昆山”全民阅读品牌愈发响亮。

为全方位做好“书”的大文章,着力擦亮“书香昆山”城市名片,2025年,昆山还发布了“书香满咖都”特色阅读IP打造、“地铁漫书香”轨交11号线阅读空间建设、“一镇一品”书香赋能等30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阅读全民化、常态化、特色化,全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书香城市。

 △昆山文旅消费热情高涨

一文一武焕活水乡雅韵,“文体旅+”撬动消费新浪潮

苏超掀起足球热,书展刮起阅读风,在一文一武的双重加持下,江苏的文旅消费市场被撬动了,最强县级市昆山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昆山看苏超”“跟着苏超游昆山”……趁着热度,昆山接二连三地推出畅玩昆山指南,准备超多优惠,诚邀球迷、书迷们逛一逛这烟雨江南。

譬如,在苏州队主场作战的两个时间段内,免票进入周庄古镇,感受中国第一水乡的从容,读懂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粉墙黛瓦倒映水中,仿佛人在画中行。凭江苏市民身份证、居住证,半价观看《只此周庄》,全新升级的演出,带你穿越时空,与周庄“旧友”共赴一场心灵之约。

 △千灯古镇

“我们不只是来看球的,更是来体验昆山的。”来自南京的球迷王斌说,他和朋友提前一天抵达,去歇马桥村品“村咖”、做陶艺、划小船,惬意得不得了。他还在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戴着XR眼镜在虚实交融场景中感受了戏曲气韵。“比赛是引子,文化才是真正的吸引力。”他点赞道。

数据显示,6月28至29日,昆山全市合计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环比上周增加40.2%,其中,周庄接待客流7.33万人次,环比上周增长232.03%;12家商圈共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同比增长60%。这组鲜活数据背后,是昆山对“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深度破题,以赛事展会为支点,以千年文脉为纽带,撬动起文旅消费市场的澎湃新浪潮。

当绿茵场上的激情呐喊遇上粉墙黛瓦间的昆曲悠扬,这座稳居全国百强县榜首的江南名城,正用“文武双全”的底气,书写属于自己的城市叙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何洁

图片来源: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