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发布加强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服务为本、合理适度、规范有序和技术创新等原则,加强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运维、骑行、停放等全链条监管,实行联动共治,维护城市良好秩序,方便市民出行。
坚持技术创新 管好共享单车
实施意见要求以方便市民出行为根本出发点,推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引导市民依法使用和文明骑行,共同构建绿色、安全、便捷、舒适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系统。
扬州需要投放多少共享单车?市城管委相关人士介绍,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合理适度,总量与城区面积、街区公共空间、道路通行条件、公共交通出行使用率、私家车以及私有电动车数量等因素相适应,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适度投放。
如果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市城管委相关人士介绍,实施意见要求坚持规范有序,健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加强统筹协调,依法规范管理。压实运营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车辆调度、维护、骑行和停放等方面的常态长效管理,切实解决不安全、不文明骑行及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
如何化解管理人员不足带来的调度管理不及时、不到位问题?市城管委相关人士介绍,实施意见要求坚持技术创新,依托5G、蓝牙道钉、AI图像识别、高频RFID近场通讯、电子围栏以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在车辆设施设备维护、市民便捷出行服务、车辆精准停放监督等方面持续推进创新应用,不断提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管理水平,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全链条管好共享单车
车辆投放管理环节,市城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合理确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投放规模、运营区域,采取公平竞争方式确定运营企业,签订运营管理协议,明确经营期限、运营范围、投放配额和管理要求,督促运营企业不得转让、出租车辆投放配额。运营企业按照核定配额和协议约定,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车辆的投放和运营,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管理依法承担主体责任。
车辆停放管理环节,市城管局指导监督运营企业根据城市管理要求,设置停放站点和禁停区,运用电子围栏、蓝牙道钉等技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建立健全运营车辆街面巡查和快速响应机制,推进统一调度转运机制和网格化管理,快速处置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维护城市街面秩序。综合采用教育引导、经济奖惩、信用记录等措施,规范用户停车行为。
运营安全管理环节,要求运营车辆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外观干净整洁、无广告设置,限载1人,配置卡槽式安全头盔,以及精准车载定位装置,按相关规定完成注册登记领取牌证。运营企业要定期开展车辆安全监测和维护,保障车辆技术状态良好,明确提示安全使用信息,严禁有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上路。禁止向未满12周岁儿童提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禁止向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服务。
监督约束环节,建立健全定期考核评价机制,督促运营企业落实车辆停放和清理主体责任,将考核评价结果与企业投放运营车辆数挂钩,对考核结果较差的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城管部门依法依规查处车辆违规投放、违规停放以及车辆违停不及时清理等损害市容秩序等行为。公安部门加强车辆骑行安全管理,及时纠正并查处车辆违规载人、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骑行以及不戴安全头盔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