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卢春桃)“宝贝,你在家乖乖吃饭,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妈妈现在有任务,很快就回来……”3月24日凌晨4点,大丰区大中街道大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毅梅带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家中,就给已经熟睡的女儿留了张便签。刚脱下衣服和口罩不久的她,脸上还留着口罩压出的印痕。
疫情发生后,陈毅梅承担了大量的敲门随访流调任务,每天电话就要打上百个。近一周来,连续加班的她,每天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下,清早离开时孩子仍在睡梦中。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女儿却见不到妈妈。3月25日这天,陈毅梅原本答应7岁的女儿晚上一定早点回来陪她,可当天晚上一夜没回家,竟在社区办公室里和同事们忙了一整夜。
陈毅梅所在的大华社区有7个小区2000多户居民,其中以留守的老年人居多。很多老年人没有健康码,进行核酸检测时,个人信息要靠人工录入,工作量很大。“我们组织2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在7个小区里开展‘敲门行动’,每天都要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回到家。”陈毅梅坚定地说,“战斗在最前沿,是我们党员的职责所在。”
疫情发生后,大中街道迅速响应,500多名青年党员冲锋在前,第一时间下沉村和社区各网格,发挥青年党员“排头兵”“冲锋手”作用,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您好,我是城南派出所工作人员,现在正在做流调工作,需要了解一些信息……”3月22日下午4时许,大中街道城南派出所副所长赵飞一边询问一边登记。“流调工作需要细之又细,不能有丝毫遗漏。”赵飞说。但是因为时间跨度较长,当事人只有一些记忆“碎片”,需要通过不断询问调查,像拼图一样把他们的活动轨迹拼起来,为排查各类接触人员提供支撑。今年38岁的赵飞,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用行动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做好疫情战场上的‘侦察兵’”。
3月21日凌晨,赵飞接到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后,立即披上警服赶赴派出所,开展流调排查工作,电话一夜没有停过。“不停拨打电话询问行踪轨迹,打完电话还要填写流调报告,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是常态。”不是打电话就是敲键盘,由于长时间坐着,赵飞和同事们都感到腰酸背痛,但他们不叫苦不叫累,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
一面面党旗飘扬,一个个战斗堡垒矗立。城南派出所干警们与疫情拼速度,抢时间,争分夺秒,个个带头奋战在抗疫一线。截至3月27日,城南派出所已完成3700余条流调信息。
- 人社民生
- 2022-03-28 15:50:07
- 人社民生
- 2022-03-28 11:04:05
- 人社民生
- 2022-03-28 10:42:13
- 人社民生
- 2022-03-25 17: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