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郑瑞红 蔡立峰)巩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盐城市亭湖区积极探索“小田变大田”改革试验,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14个村(居)改革试点,共涉及土地35552.11亩,农户5721户;69个村的改革试点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其经验做法现已被盐城全市推广。
精心组织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据了解,2019年9月,亭湖区率先在黄尖镇、便仓镇的5个村民小组开展试点,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保农户的承包权益不受损的基础上展开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该区加强组织引导,针对群众对农田改革所产生的顾虑和疑虑,组织干部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入户宣传,讲清改革目的和流程,承诺不改变土地承包政策、不减少农户权益,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同时,尊重农民意愿。组织村组干部挨家挨户统计核实承包土地确权信息、种植现状和农民的种植意愿,结合农户需求,设计了继续自种的农户优先选择田块的“一户一田”方案和其他农户集中流转的“多户一田”方案,精准响应群众意愿,消除阻力、凝聚合力。
守住底线、不触红线。该区严格遵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运用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实施改革试验,有效实现田块合并后,农户的承包土地面积不减少、经营成本不增加、经营收益有提升。
科学设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小田变大田以后,种田方便多了。我家5.3亩地,小半天时间就把肥料撒完了,以前几块田来回跑,一天也弄不完。”在该区便仓镇富民居委会农户“自种区”,农户陈万才看着方正平整的自家田块,一脸洋溢着兴奋之情。
为了优化了农田空间布局,亭湖区选择田块调配处理,对继续自种的农户,按照靠家、靠路、靠河原则,全速调选一整块田让其种植,这样是农民生产生活更方便,如调选后有其他积八地则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给家庭农场经营。
据了解,去年,该区首批试点的431户农户共有承包地2790亩,以前分散为1123块,现变成147块田。随后扩展的14个村189个村民小组,覆盖到5721户农户、35552.11亩承包地。其中,2320户农户选择继续自种,面积达12007亩。
改善治理
放大农村综合改革效应
“改革让农民得到了实惠,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涉地矛盾纠纷得到了化解。”亭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田变大田”做法,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为:
增强小农户的长久预期。改革中专门设立“自种区”,让继续种地的农户选择一整块田种植。在“自种区”内预留了示范保障田块。
释放乡村公共空间。改革后,村集体对渗溢土地(6-10%)进行合理规划,既减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户的纠纷,又为村集体发包经营增加收入拓展了空间。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小田变大田”解决了“一户多块田”引起的耕种摩擦,降低了土地流转的谈判成本,和谐了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
- 人社民生
- 2022-03-17 08:36:42
- 人社民生
- 2022-03-17 08:24:21
- 人社民生
- 2022-03-16 16:06:19
- 人社民生
- 2022-03-16 15:54:42
- 人社民生
- 2022-03-16 15: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