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大学生“返炉”技校后都就业了吗?南京“就业直通车”交出首期答卷……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困扰着众多学子。今年7月起,一场名为“就业培训直通车”的创新实验在南京进行——鼓励未就业毕业生走进技工院校“回炉”再造,并承诺“包就业”。这趟直通车究竟开往了何方?学员们有没有顺利上岗?在首批培训陆续结束之际,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食品专业学子变身AI营销达人

10月21日,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2025届毕业生金典,正式入职华为研究所的数据分析与芯片测试岗位。而就在三个月前,他还在为求职方向感到迷茫。转折点来自他参加的南京交通技师学院组织的“就在南京”就业直通车,该岗位正是由培训班老师精准推荐而来。

金典的成功并非孤例。在江苏未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已入职一个多月的骆建升。本科学习食品专业的他,凭借对计算机和AI应用的浓厚兴趣,放弃了知名食品企业的offer,报名参加了在南京技师学院举行的出海跨境电商培训。“培训的内容都是我感兴趣的,上手特别快。”如今,小骆已是一名自信的跨境电商搜索引擎营销专员,能独立运用ChatGPT等工具为客户设计搜索关键词和宣传文案,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与骆建升同期入职的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璞美灿,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后,通过培训成功转型为网页视觉设计师,找到了自己一直期待的“薪资体面、有双休、有前景”的工作。

江苏未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吕游介绍,在国内企业跨境出海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高校相关专业人才供给不足,而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经过精准的技能培训后,能迅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坚持到培训结束的20名学员目前已全部入职。

记者采访发现,参培学员中,超过一半学员非本专业出身。

“直通车”前有人下车有人怯步

来自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显示,计划中的六个培训班目前已经开了五个。目前已经结束的4个班中有96名受训学员培训结束后签约入职,没有入职学员中大部分是在培训期间找到了其他工作主动离开,比如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尤万卿在学校辅导员的推荐下入职了LG电子南京公司的软件开发部;来自安徽安庆的张颖入职了南京一家通讯器材公司。

培训结束后依然没有入职的少数几位学员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培训班,记者也进行了采访。

南京一所知名工科高校毕业生小李就是其中一位。“本以为只要参加培训就可以入职,没想到最后还要笔试,我感觉肯定考不过就没有参加。”目前小张在家自学网页设计重新寻找机会。另一位师范类本科学员则表示,培训下来感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自己大学里的专业跨度有点大,担心无法胜任未来工作,准备另谋出路。

对此,负责该项目就业对接的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音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性强,培训课程是基于绝大部分高校课程情况设计的,学员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其实学员们可以更大胆一些,无论如何该去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据介绍,为帮助学员们就业,培训老师们还点对点为未就业学员推荐了很多华为鸿蒙系统上下游企业招聘信息,尽量能给学员们提供更多帮助。

“学历偏见”挡不住毕业生技能兴趣

除了学员自身的因素,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更深层次的社会观念挑战。活动主办方、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朱清怡表示,许多高校对送毕业生到技工院校培训心存芥蒂。

据了解,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在对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学员时,学校曾出面对接隔壁一所初次就业率并不高的普通高校,但遭明确拒绝。对方认为让毕业生到技工院校培训“会影响学校声誉”。更有甚者,在首批学员被媒体报道后,有学员的母校老师特地要求人社部门隐去校名,觉得“有点丢人”。

“这种学历偏见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朱清怡坦言,项目的持续急需打破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陈旧观念。

此外,岗位筹集也是一大难题——一个专业要成班至少需要10个以上同类型的岗位,而能提供如此多岗位的多为大型企业,但大型企业通常自己拥有完整的培训体系,人社部门往往需要整合多家中小企业才能满足开班需求,他们希望更多企业拿出岗位主动对接。

“虽然这样,但就业培训直通车仍将义无反顾地开下去。”朱清怡坚定地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关涉千家万户,技工院校每一个专业背后都有三个以上的校企合作单位,这些用人单位在招一线工人的同时,经常有很多大学生岗位需求。大学生文化底子好,接受能力强,只要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辅以适当的技能培训,很容易找到工作。

今年8月,“就业培训直通车”新一期培训在南京烹饪学校悄然开班,18名毕业生培训合格后将全部入职BCO豆库南京餐饮各大连锁店。10月22日下午5点记者采访该班时,江苏经贸技师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吴纪龙正和同学们一起美美地品尝自己做青咖喱鸡。“我们因为喜欢美食走到一起,目前已经学了35道西餐,大家都对西餐主厨的工作都充满期待,”吴纪龙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