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青春华章|江苏淮安:流量赋能乡土热,青春书写为民情

今年国庆节,晨曦微露,马头大集已是人声鼎沸。琳琅满目的农产品、热气腾腾的乡土小吃、往来不绝的采购人群,交织成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乡村新画卷。在熙攘的人流中,一个年轻而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正是被百万网友亲切唤作“小李书记”的90后党总支书记李浩。只见他手持手机,娴熟地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通过抖音账号“小李来了”,向127.6万名粉丝实时直播这场浸润着乡土气息的国庆大集。据统计,此次大集共吸引了超过20万人次的参与,总成交额突破300万元。

  这个国庆,马头大集,正因为数字技术的赋能与一位年轻书记的奔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李浩——这位返乡扎根两年多的青年带头人,正用他的实干与智慧,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能量,在广袤田野上,奋力书写着一曲不负时代、不负乡亲的“青春华章”。

  青春之治:阳光调解,从“零上访”到“心相通”

  自2022年返乡任职以来,李浩带领村“两委”班子,以抖音账号“小李来了”为核心载体,秉持“真实、亲和、实效”理念,用“互联网+”思维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过去,村民对干部工作缺乏了解,矛盾常因沟通不畅而激化。李浩开创“阳光调解”模式,以纪实镜头为纽带,公开记录49起矛盾纠纷调解全过程——从上门倾听诉求、耐心讲解政策,到组织双方协商、敲定和解方案,每一个环节都真实呈现。这种透明化操作,既让村民理解了基层工作的复杂,也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公正。两年多来,淮泗村实现了“零上访”,干群关系在镜头前愈发紧密,彻底打破了村干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刻板印象。

  青春之路:流量变现,从“走出去”到“富起来”

  淮泗村地理位置偏远、无工业企业,村民增收曾是难题。李浩团队以“党建+电商”为抓手,将电商发展列为“一号工程”,党员带头成立电商先锋队,整合村内零散豆制品作坊,统一生产标准,打造“淮泗豆制品”品牌。

  通过短视频展现传统工艺与淳朴乡村生活,借助直播带货实现流量转化,带动30多户加工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让留守妇女、老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培育出“淮泗村养牛妹”等村民网红,打造“土味餐桌”等特色营销模式,成功策划“淮泗大集”“新春年夜饭”等活动,吸引15万人次打卡,实现助农销售150万元,村民增收6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青春之美:环境提质,从“泥泞路”到“幸福村”

  淮泗村曾因交通闭塞、资金短缺,面临出行与环境改善的双重困境。李浩充分发挥“小李来了”的影响力,通过短视频真实展现村民出行不便与村居环境短板,成功链接外部资源,吸引爱心企业家捐赠超100万元铺设1900米沥青路,彻底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扰。

  同时,村集体将电商收益持续投入村居改造,从道路修缮、设施完善到卫生整治、绿化提升,一步步将淮泗村建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此外,还引入200万元建设现代化豆制品厂,募集10万元专项资金解决困难家庭住房医疗问题,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

  青春之章:流量变增量,镜头内外写初心

  从矛盾调解的“透明化”,到群众增收的“多元化”,再到人居环境的“品质化”,“小李来了”的核心始终是“惠民便民”。它不再只是一个短视频账号,更是淮泗村连接群众、链接资源的“便民平台”。

  用镜头倾听群众需求,用行动解决群众难题,让互联网的“流量”变成服务群众的“增量”——这正是李浩,一位90后党总支书记的奋斗路径。他的故事,先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等中央媒体聚焦,成为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在这个国庆的马头大集上,小李书记的镜头内外,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乡村大集的热闹,更是一位年轻带头人以实干书写的青春华章——镜头向下对准群众需求,服务向上撬动民生幸福,让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踏在为民谋福祉的坚实道路上。(田姗)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