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青春华章|青春笔落江淮秀

金秋时节,2025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激荡江淮,在江苏大地蓬勃展开。活动以江河湖海为卷,以青春奋斗为笔,将“水韵江苏”的生态之美、治水实践的壮阔史诗与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紧密交融,共同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江河协奏曲”。

执水脉为笔,书写从“自然禀赋”到“治理典范”的绿色篇章。江苏,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是其最鲜明的自然符号与文明底蕴。长江奔腾,淮河蜿蜒,太湖潋滟,黄海浩瀚,共同勾勒出这片土地的灵动轮廓。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指引下,江苏的治水实践已成为生态文明的生动课堂: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让“长江入苏第一洲”重现生机,智慧水利技术为南京长江岸线治理注入科技动能,淮安大运河水上立交枢纽则以“碧水各行其道”的宏大设计,成为保障水安全、畅通水动脉的“国之重器”……这些实践不仅构筑起坚实的水利屏障,更让青年一代在亲水、护水、治水的过程中,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智慧,培育守护江河的青春担当。

铺青春作卷,绘就从“薪火相传”到“一线建功”的奋斗图景。“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适逢建校110周年的河海大学,是江苏青年治水报国的精神象征。百十年来,从这里走出的水利英才持续耕耘在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智慧水利等领域,为江苏乃至全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淮安水上立交,青年工程师借助数字化系统守护工程安全;在淮河治理现场,“90后”科研团队以生态模型优化流域方案;在扬子江畔,“河小青”志愿者辛勤奔走,助力工业岸线蜕变为亲水空间。采访团所见的,是实验室不灭的灯火、是湿地中记录数据的身影、是工地上晒黑的脸庞——这些共同构成了“治水有我,兴邦在我”的青春群像,以涓滴细流汇聚成建设水韵江苏的磅礴力量。

研奋斗为墨,挥毫从“江河安澜”到“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治水兴邦,是贯穿江苏发展史的实践命题,也已成为当代青年的行动自觉。从古至今,治水关乎民生福祉与国家稳定——淮河治理践行“安澜惠民”,南水北调实现南北共饮,长江保护守护一江清水。在江苏治水各条战线,奋斗是青春最鲜明的底色,河海学子钻研节水技术惠及旱区农田,青年河长以“绣花功夫”精治小微水体,应急抢险队员在洪水面前筑起“青春堤坝”。这些动人故事通过全景呈现,让“治水报国”激荡青年心声。当青年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感悟红色历史,在水利工程现场触摸奋斗印记,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升华。他们深知,每一处安澜之水、每一片青绿岸线,这“盛世安稳”背后都凝结着一代代治水人的青春与奉献。

江水奔流,不舍昼夜;青春逐梦,驰而不息。2025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镜头对准江苏,不仅记录水利工程的宏伟、生态环境的蝶变,更生动刻画了青年一代“功成必定有我”的奋发姿态。他们以水为媒,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潮,用实干与担当在祖国大地上写下最美的青春华章——曲终意未尽,奋斗正当时。(树珊珊)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