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从“指尖”到“心间”:311.3万条建议里的中国式民主

一条来自内蒙古乡村的互助养老建议,敲开了国家规划的窗口;311.3万条跨越城乡的网民建言,汇聚成中国式民主的澎湃浪潮。从“十四五”到“十五五”,从“网络问计”的首次探索到数字时代民意的指数级增长,中国民主实践的脉络愈发清晰——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亿万人民“指尖跃动”的鲜活表达。

数字技术赋能,让民主参与“零门槛”。键盘声里见人心,屏幕背后连万家。当内蒙古达拉特旗的村干部李电波以“云帆”之名将“互助养老”建议上传网络时,他未曾想到,这份来自田间地头的思考会写入国家规划。五年后的今天,“十五五”规划网络征集活动突破311.3万条建议,新增“人工智能+”“共同富裕”等主题板块,既聚焦宏观战略,也关切民生冷暖,生动诠释了“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的执政智慧。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让工人、农民、学生都能在云端与国家对话——这是数字时代的“延安窑洞对”,是“人人皆可建言”的民主新实践。

基层智慧落地,让民主成果“可触摸”。从北京草厂四条胡同的“小院议事厅”,到上海虹桥街道的立法联系点,民主的“毛细血管”已延伸到中国社会治理的末梢。居民们在这里讨论胡同改造、参与法律修订,“家门口的声音”直接通达国家治理体系。李电波所在的村庄,互助养老模式已惠及三个幸福苑,更在全国多地开花结果。这些案例印证了一个逻辑:民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将人民智慧转化为政策行动,让民众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从“建议人”升级为“受益人”。

人民至上初心,让民主实践“有回响”。回望“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8项指标超预期完成;展望“十五五”,311.3万条建议中既有科技创新的宏愿,也有社区食堂、老旧小区改造的微光。这种“顶天立地”的民主叙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执政品格。当每条建议都被认真对待、每个群体都能找到表达通道,民主便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合力。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311.3万条建议如同311.3万颗星火,照亮了中国民主实践的道路。从键盘到案头,从规划到田野,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在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如何让14亿人的智慧成为国家前进的燃料?中国的答案是:永远保持“俯身倾听”的姿态,让民主的脉搏与人民的心跳同频共振。正如“小院议事厅”里唠出的民生方案、云端汇聚的万家灯火所昭示的:真正的民主,不在喧嚣的口号里,而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落地生根。(黄黎颖)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