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南京:供应端需求端保障端“联合聚力”,住房市场活力再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 何钢

今年以来,我市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全力构建起一个多维互促、充满活力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在供应端,持续高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升企业拿地意愿。在需求端,通过政策组合拳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消费者信心。在保障端,我市340户家庭圆了公租房安居梦,1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加速筹建;人才安居补贴发放2.56亿元,累计惠及11.2万人次;138个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33幢城市危房完成治理……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扎实的成绩,既为住房市场注入澎湃活力,更牢牢守住民生保障底线。

优质地块出让,政府助企业在南京安心投资省心开发

土地市场的活跃是楼市复苏的第一大信号。据南京网尚研究机构统计,上半年我市推出涉宅用地(剔除保障房、租赁用地)220公顷,同比增长283%;其中成交163公顷,同比增长239%;成交金额283亿元,同比增长228%。上半年我市共有7幅涉宅地块溢价成交,除了河西,城中片区、江宁九龙湖、城南大校场、城东片区在多年“断供”后再次出地,吸引多家企业竞拍,其中不乏首次进入南京房地产市场的优质民企。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珠江路以南,长发科技大厦以东2025G05地块,被杭州长住乐居拿下,楼面价37883元/平方米。

不仅如此,我市积极协助开发企业“拿地即开工”。今年6月,绿城拿下城东顾家营G32地块,当天即开工。绿城地产负责前期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土储部门积极协调,在拍地结果出来后,我们立即进场,进行前期地勘、清表、设计试桩等相关工作。在拿地的第二个工作日,主管部门及属地政府即邀请我们参加见面会,探讨解决后续开发过程中的难题。此外,属地政府还安排各条线分管主任对接帮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前置交底,指导工作,保障项目快速推进。”

据了解,南京从2019年就开始探索“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模式,2024年又在此基础上开启“五证齐发”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到了今年,优化营商环境政策7.0版上线,把办事效率再提“一层楼”。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我市对标新规,将“好房子”的关键要素引导到开发过程中。

河西中丹荔云府

河西中丹荔云府

比如今年“上新”的奥体建设丹荔云府项目,在小区降噪上下足功夫,采用了四玻两腔静音玻璃,这在南京住宅产品上尚属首次。南京安居集团旗下颐居建设也在主城安德门推出了其首个四代宅大盘——颐和金陵印主力户型也因高性价比关注度颇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城投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更优开发模式。今年江北将有多个“双保险”住宅项目上市。所谓“双保险”,就是城投企业与品牌房企合作,确保好房子交付无风险,品质有保证。这种“双保险”合作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开发的风险,还能显著增强购房者信心。下半年多个“双保险”盘将集中爆发,不仅拼品质,还会拼价格。

“打包”便利,政策“全家桶”推动市民安居宜居

为高质量释放“房七条”红利,我市在去年住房“以旧换新”基础上,创新推出“买新助卖旧”模式。截至6月底,登记意向客户近2000组,认购1393套,既加速释放各类改善型住房需求,又助力企业加速去化房源,目前商品房去化周期稳定在12个月合理区间。

市民在雨花台区一家置业公司“以旧换新”咨询点浏览参与活动的房源信息。

市民在雨花台区一家置业公司“以旧换新”咨询点浏览参与活动的房源信息。

今年3月31日,我市推出“房七条”新政及具体举措。从取消限制性措施到加大公积金政策支持,以及房票“全城通兑”、特色金融产品推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满足居民各类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6月30日,我市公积金异地贷款“扩圈”至全省。

政策“全家桶”落地后,激活了楼市活力,大批买房人正在“加速”安居宜居。今年5月,市民陈先生以首批买房人身份参加了奥体建设的“收旧卖新”活动,置换的新房是新开发的丹荔云府。陈先生表示,自己的老房子也是奥体建设开发的楼盘,一晃20年下来了,即将再次入住这家老牌国企开发的新盘,感觉现在的产品大不一样,布局合理,舒适度高,科技感强。

上半年多个假期期间,南京热门板块的多家售楼处人头攒动,到访量明显上升。报名参加“以旧换新”的人多了,报名参加“以旧换新”的项目也踊跃起来了。业内人士分析,自2022年南京楼市进入深度调整期后,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非常少,大多数是真实的自住、改善人群,“打包”政策完全匹配上了刚性需求,激发了市场活力。

今年4月中旬起,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牵头组织开展了15场住房“以旧换新”系列巡展,汇聚20余家开发企业以及交易中心、公积金中心、金融机构、经纪机构等多方力量,深入机关、企业、高校等单位,将政策解读、购房优惠与便民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极大便利了住房置换需求。

此外,我市今年常态化开展经纪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持续优化房源权属核验服务,建立房源信息发布月度“红黑榜”制度,对真实可靠的房源予以公示表扬,对虚假房源进行曝光惩戒,确保14.5万套挂牌房源真实可靠,为消费者打造诚信透明的房源信息平台。

高效统筹,多维度保障让百姓安居无死角

屋面防渗并加设隔热板、外墙刷新、楼梯道改造亮化、道路铺设沥青、车棚改造增设充电桩……南京多个小区正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改造。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坚持高质量统筹,多维度保障,让百姓的安居宜居无死角。

今年上半年,我市有序推进公租房实物配租工作,现已完成2025年度主城六区第一批次340户家庭公租房选房工作,并通过积极协调,已筹集房源440套,进一步充实了公租房房源储备。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通过新改建、盘活等多种途径,积极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600套,有效增加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我市推进修订人才安居办法,围绕职能划分、保障方式等关键条款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加贴合南京人才发展战略和人才实际需求,为南京留住人才“筑巢引凤”。2025年上半年,人才安居信息服务平台新增通过审核单位265家,入库人才2727人,发放补贴2.56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通过审核单位6700余家,通过审核各类人才约11.2万人,发放补贴约28.81亿元,开具人才购房资格核验单约3.8万份,切实缓解人才购房、租房压力,为人才在南京安心工作、生活提供坚实保障,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动力。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