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的嘱托激励江苏文博工作者——做活博物馆,让人更愿来

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的嘱托激励江苏文博工作者——

做活博物馆,让人更愿来

“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番话,令江苏文博工作者倍感振奋和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江苏文博工作者纷纷表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光荣使命,将牢记嘱托、抖擞精神,奋力做好新时代文博工作,让博物馆更好地承载历史记忆、传承绵长文脉。

把历史和时光“搬”进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言。

近年来,南京推行“考古前置”工作,“老城不能再拆”成为普遍共识。六朝博物馆一面落地窗去年登上热搜,今年春节的“龙年窗花”又吸引更多游客市民打卡拍照。文博工作与文旅融合统一起来,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3448万人次。六朝博物馆现有240多名孩子参与守护国宝文物、宣传文化故事……一个个生动细节,见证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成果。

六朝古都南京,砖瓦上刻着历史,街巷里流淌着时光。位于长江路上的六朝博物馆是中国目前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这里不仅有被誉为青瓷之王的“青瓷莲花尊”等精品文物,移步换景更是惊喜处处:一楼“阳光大厅”挑高16米,光影变化令人惊叹;二楼基本陈列的“竹影婆娑”诠释了六朝艺术的精美绝伦;三楼“最美落地窗”装满南京城的四季变换,成为“网红打卡地”。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表示,“我们将完善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展示体系,在社会教育、文旅融合、跨界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积极打造年轻时尚、融合多元的百姓身边的博物馆。”

中华门瓮城旁,城墙根下,南京城墙博物馆静静矗立。展厅中,由700多块明城砖组成的一排排城砖矩阵,布满四面墙壁,令人震撼。细细看去,每一块城砖上都有铭文,提调官、司吏、总甲、甲首、小甲、窑匠等职务、人名等信息清晰可见。

“这座收藏了南京城墙650年时光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基地。”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马麟表示,“我们将发挥文化遗产展示窗口的作用,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来了解南京城墙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观众也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去。”

以高质量建设支撑“博物馆热”

眼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

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表示,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事业发展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博物馆改革创新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5家单位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10年来,江苏每年都有展览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总数居全国首位。江苏博物馆参观人数连续多年全国最高,2023年观众总数达1.12亿人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发展寄托了殷切期望、提出了更高要求,令全省文博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拾峰表示,我们将高质量推进全省博物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博物馆体系建设,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服务产品,更好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在赓续历史文脉中,培养人民群众爱党爱国、向善向上的精神气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在江苏,“博物馆带”逐渐形成。“弘扬长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赓续江苏千年文脉,博物馆必然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介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以来,成为江苏热门博物馆之一。淮安正在建设的中国水工科技馆,已建成的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戏曲博物馆,以及位于苏州、无锡、镇江等地的多座中小规模运河专题博物馆,已在大运河沿线形成体系,这条“博物馆带”展示着江苏大运河文化的绚丽多姿。

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

作为江苏最大的博物馆,拥有43万余件藏品的南京博物院始终坚持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并重、学术科研与社会服务并举。据介绍,2023年该馆接待观众首次超过500万人次,成功举办南京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活动,新办系列原创性主题展览,开展社教活动968场次。

南博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博将坚持把强化科学研究作为立院之本,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资源优势,持续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加大文明互鉴力度,更好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保护传承,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将积极面向青少年,发挥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优势和社会教育功能,让更多青少年在文化熏陶中坚定文化自信,获得丰厚精神滋养。

作为全省第一座戏曲主题博物馆,2016年开馆的南京越剧博物馆藏在老门东深巷内,每年接待10万人次参观。“南京越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越剧在南京的种种历史记忆,还传承着戏曲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绵长文脉。”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加强策划和运营,把这里打造成为集戏曲文化传播、创作、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文空间,更好地联结艺术和人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杨民仆 于锋 高利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