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大国粮策】常州天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发力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保障农产品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常州市天宁区积极推进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把农产品稳产增效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面出击,全力以赴守住农业生命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农业压舱石。

突出规划引领加强对接合作

编制郑陆镇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天宁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天宁区“菜篮子”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天宁区滩涂养殖规划,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面积1.5万亩、小麦0.7万亩,保障全区绿色蔬菜保供基地稳定在3000亩、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万亩。

全面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大院大所的对接合作,成立南农大张绍龄专家工作室,率先制定了翠冠梨种植技术标准,彻底解决以前靠经验种植的做法,推动了全区翠冠梨种植水平和销售价格的持续攀升,本地梨农亩均利润突破1万元。在此基础上,先后编制黄天荡清水蟹、焦溪翠冠梨、焦溪二花脸猪、优质水稻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4项,在全区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入户率达100%。近几年以来,全区翠冠梨实现总产值5.23亿元,葡萄总产值突破2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600亩,全区规模化粮食种植面积突破3600亩,全区粮食总产量突破5.1万吨,以南粳5055、南粳46为主的优质高效水稻品种和以“扬麦系列”为主的中、弱筋小麦品种实现百分百覆盖,小麦亩产达315公斤,水稻亩产620公斤,粮食单产位列全市前列。

注重绿色发展,推进示范打造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综合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秸秆还田等措施,全区建成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1个、市级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完成耕地轮作休耕面积0.56万亩,化肥用量较2015年削减28.79%,农药使用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突破97%,稻麦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全区种植业绿色农产品覆盖面积累计达15830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6%,水产健康养殖比重达65%以上,8家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实现全覆盖。

打造示范平台,针对天宁农业产业碎片化、分散化的弊端,以郑陆农场为核心,启动观光工厂等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突出种业资源培育从农业传统模式转变为农业核心和乡村振兴的复合模式,打造以优质品种为核心、国家地理标志为依托、农业科技为主导、农业休闲旅游为方向的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示范园区,先后建成外环路、冷库以及新品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夏露等8个新品种梨35亩。打造标准园区,重点推进标准化载体建设,累计改造池塘生态化1300多亩,建成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家、林果绿色防控标准园1家、市级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家。打造龙头企业,发展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2015年以来,累计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区级龙头企业4家,累计年销售额突破9.8亿元,销售额年均增长率突破17%。打造线上平台,全力构筑“互联网+农业”,近几年以“园外园”“丹丹梨”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电商累计销售额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率突破20%,成为全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强化政策扶持,健全监管体系

出台天宁区《乡村振兴扶持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重点扶持优质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品牌发展、粮食生产、生态农业等重点工作。

全面推进种业振兴战略,将“二花脸猪”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完善和加强“二花脸猪”种质资源保护,稳步提升二花脸猪纯种繁育能力和复壮生产水平,对现有规模养殖场实行全封闭管理,持续实施“五统一”生物安全防控管理模式;在建成2个二花脸种猪备份场的基础上,委托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加强技术指导、血统培育和品种认定,建立起全国唯一的二花脸猪种质资源基因库,租住开展6个血统12头种公猪的培育工作。至2021年底,全区存栏“二花脸猪”6017头(二花脸种公猪存栏达29头,能繁母猪存栏0.05万头)、出栏7806头,总体保持稳定、小幅攀升,年度收益4000万元。建立健全涵盖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农产品全链条质监管体系;构建农业生产主体信用常态化监管机制,先后认定A级信用等级单位11家,有效规范、引导农业生产行业有序发展。

“焦溪二花脸”“黄天荡清水蟹”“焦溪翠冠梨”创成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累计引进特色新品种果蔬25个,全区特色农产品丰富度进一步提升。

(编辑 蒋文嘉)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