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羽肉鸡成为咱们宿迁优势特色产业。洋河新区桥北村抢抓发展机遇、另辟蹊径,通过建设冷藏保鲜库,提供上下游支撑,让不起眼的鸡肠“下脚料”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香馍馍”,闯出一条乡村致富新路子。
早上8点多,桥北村冷库基地早已忙碌不已。工人们正忙着给鱼塘养殖户装卸速冻鸡肠。考虑到保鲜需要,鸡肠从屠宰车间清粪、消毒、冷链运回后,需要立即速冻,存放在近零下30℃的冷库内。只见装卸工王师傅身着厚棉袄,穿梭在冷库内外。王师傅告诉记者,虽然天天和冰块打交道,但是每次进去,他最多只能呆上10分钟。
冷库基地负责人介绍,这里每盒速冻鸡肠大约30斤重,由于经过低温冷冻,从冷库搬运出来后,需要先在一个“水池”里浸泡旋转解冻脱离铝盒后,才能被重新装上车。因为有机器操作,一块块长方体速冻鸡肠很快就能装满一辆电动三轮车。不少鱼塘养殖户排队等候,回去喂鱼。
鱼塘养殖户王健告诉记者,以前都是从山东那边进货的,现在村里有生产这个鸡肠,大家可以从村里面直接进货。鸡肠子比较新鲜,而且运费还能省,装卸费也能省二三百元一吨,还是比较划算的。
为了现场了解鸡肠养鱼过程和饲养效果,记者也跟随养殖户王跃来到了他家位于桥北村的宿迁市洋河新区康健养殖合作社。王跃说,他和妹妹家一共承包了400亩鱼塘,主要喂养青鱼、鲫鱼、昂刺鱼等。根据自己20多年的养殖经验,使用鸡肠和菜籽饼混合喂养,不仅会让鱼儿长得快,而且肉质肥美。
王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他们家每天消耗速冻鸡肠约8吨,平均亩产收益为2000元,一年纯利润80万元。自从村里有了冷库后,他们再也不用去山东购买鸡肠了,全年轻轻松松可以少支出10万元左右。
据了解,洋河新区桥北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整合水产养殖资源,成立宿迁侨北渔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签约,与正大食品(宿迁)有限公司形成上下游关系。目前,村集体利用630多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建设冷藏保鲜库群1座,包含1个速冻库和1个冷藏库,其中速冻库日产可达30吨,通过建设冷藏保鲜库,月均销售速冻鸡肠500吨。
洋河新区洋河镇桥北村党支部书记蔡则顺告诉记者,通过这两个月的试运营,达到每个月纯利润15万元,预计全年纯收入可以达到180万元。下一步,村里想扩大规模,如果能达成协议的话,仅这一块将会为村集体收入翻倍。
通讯员 唐献军 现代快报+记者 杨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