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赟 王益 文/摄)重大创新平台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座。8月1日,“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一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介绍,近年来,江苏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集中资源建设重大平台载体,初步构建起前沿引领、产业赋能、开放协同、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矩阵。目前江苏已有太湖实验室、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云龙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等五大实验室。此外,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去年成功落地,目前已进入实质运行阶段。
不久前,“未来”号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顺利完成命名交付,这个历时六年科研攻关和设计建造的“大国重器”刷屏了全网。它也可以说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实验室”,牵头单位就是江苏的省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位于无锡,目前已启动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并建设连云港中心。
徐光辉介绍,除此之外,苏州实验室目前已由筹建转入建设期,正加快推进材料综合研究设施建设、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更加有力支撑。紫金山实验室建成了首个6G综合实验室,在全球率先突破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实现了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的重要突破。云龙湖实验室主攻“深地资源与空间开发”研究方向,初步建成深地工程领域规模较大、空间类型丰富、多项功能国际领先的地下实验室。钟山实验室落户南京,现在总部载体正式开工,瞄准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原创成果。
徐光辉还透露:“目前,我们的省实验室既有海上、又有地下,下一步还将依托‘羲和’号筹建空天实验室。”
除了这5个实验室,江苏还牵头建设了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是江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底气,目前已与省内龙头(链主)企业建立“1+1+X”联合联动机制,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创设了省实验室联盟,成员单位增至65家;先后组建了高端装备、通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3个领域类联盟和长三角种业创新跨省域联盟,目的就是提高科技创新的建制化、组织化能力。此外,江苏还获批牵头或参与建设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等6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或分中心,加快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成功落地江苏,是2010年以来中科院在全国新建的第3个建制所,将以“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赋能新型工业化,目前已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力争打造我国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科研机构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