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寻找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支前群众!一面旗帜见证235名昆山百姓的拳拳爱国情


“这是我父亲的签名!”84岁的江苏昆山居民姜鑫生指着红色旗帜上的名字“姜银根”激动地说。这是一面“苏南区昆山县东塘街东门街全体居民”敬献给“志愿军同志们”的旗帜,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235个名字,见证着70多年前的军民鱼水情。

据悉,这面旗帜去年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2023年7月27日将迎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昆山市档案馆共同开展“寻找70年前的签名记忆”活动,找寻曾在旗帜上签名的抗美援朝支前群众。目前,已经寻找到4名群众或其后人。7月12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前往昆山,寻访当年的支前群众后人,听他们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多家单位联合寻找,目前已与4名支前群众或家属取得联系

当天,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这面珍贵的旗帜。整面旗帜由大红色的老式被面布料制成,上面有许多象征着吉祥寓意的暗纹,破损的残洞透露着它已历经70多年的风霜。旗帜的右侧写着“献给志愿军同志们”“你们是世界和平的保卫者,是中国人民的保护者,我们坚决支援你们”,左侧的落款则是“苏南区昆山县东塘街东门街全体居民敬献”,旗帜的中间位置是支前群众的签名。


△姜银泉签名


“经过我们初步统计,上面有235名群众签名,但是旗帜中间还有两处破损,面积较大,实际上的名字应该更多。”吴先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像这种专属性的革命文物很罕见,我相信这些名字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我希望能找到他们每一个人,还原这段历史。”


△徐全福签名


带着这份期盼,吴先斌联系了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希望给予支持。省地方志办公室高度重视,部署昆山市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开展具体找寻工作。昆山市档案馆征集编研科副科长王昀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通过“昆山档案”“昆山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寻人启事,也请当地派出所协助寻找,目前,已经与4名支前群众或家属取得联系,其中,有两名签名者本人尚健在。


△姜银根


后人回忆父亲的支前义举:孩子的“长命百岁”银锁都被捐了

带着这面旗帜,现代快报记者跟随吴先斌来到了姜鑫生位于昆山的家中。“姜银根是我的父亲,姜银泉是我的叔叔,他们俩的名字都在旗帜上。”姜鑫生回忆,这面旗帜制于1951年,当时他12岁,因为那时东塘街、东门街归一个居委会管,所以共同制作了一面旗帜,“那一年,一支志愿军部队接到命令,从太仓北上入朝,途经我们昆山,在这里借宿了几天。当时东门街42号院子和一个木匠店里住的志愿军最多,42号院子里住了有100多人。”

姜鑫生记得,当时,父亲是东塘街居委会治保主任,白天做着邮递员送报的工作,到了晚上,就会去各个弄堂义务巡逻。居民们自愿发起了为志愿军募捐的活动,热心的父亲自然也参与了,“父亲当时说,这些小伙子是为了保障我们解放后的安定日子,我必须要支持他们。”姜鑫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家中当时把铜勺、铜锅、铜菜刀、铜水壶等铜制品全捐了,甚至连他的“长命百岁”银锁也被父亲捐了,“父亲还捐了一大盒银元,那是他为了免于被抓壮丁而攒下的‘保护费’,解放以后不抓壮丁了,这个钱用不到了,所以他也捐了。”


△姜银根的儿子姜鑫生


在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中,也有人以实际行动加入志愿军,姜鑫生的同学陶国民就是其中一位,“陶国民当时18岁,加入了志愿军,我们当时也给他捐了东西。”


△姜银根的儿子姜鑫生(左)与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右)


昆山群众的热情,让东塘街、东门街一带成为这些志愿军战士心中温暖的地方。姜鑫生记得,战争胜利后,一位太仓籍志愿军战士回乡途中路过昆山,又在东门街42号院子借宿了一晚。“他和我们讲,抗美援朝战争打得很惨烈,他们排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姜鑫生说,第二天,这位战士就匆匆赶往太仓去了。


△徐全福


当天,现代快报记者还见到了另一位支前居民徐全福的后人。“我爷爷以前就住在东门街,而且他的字迹我认得,旗帜上的这个名字就是他。”看到这面旗帜,徐全福的孙女徐佳心情十分激动。


△徐全福的孙女徐佳(左)与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右)


尽管爷爷很少跟她说起过战争年代的故事,但在徐佳心目中,爷爷是一个热心人,他曾是昆山县第二中学的老师,也参与过昆山的修志工作,“尽管爷爷不是军人,但他对军人有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家有四个军人,我的父亲、大伯、堂哥、表哥都是。”



将为旗帜申报国家级革命文物,寻找签名者仍持续进行

密密麻麻的签名、振奋人心的标语口号、精美的红色布料……这面封存70多年的旗帜,见证着昆山百姓与志愿军之间鱼水交融的深厚情谊。据昆山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昆山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抗美援朝期间,昆山人民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先后有8万多人接受祖国挑选,2665人光荣应征入伍,近百人次立功,牺牲了36人,用鲜血捍卫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通过这些签名者后人的回忆,能够还原那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支前运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胜在前方的军事斗争,也胜在后方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前的抗美援朝运动,这面旗帜就是最好的证明。这235个签名,正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最好写照。”吴先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未来他将为这面旗帜申报国家等级革命文物,同时,他也将继续寻找在旗帜上留下签名的支前群众或者后人,还原那段历史。

旗帜上现有的签名如下,如果您有签名者的线索,可以拨打025-96060与我们取得联系,现代快报将持续关注寻人进展。



现代快报+记者 张然/文 储希豪/摄

(校对 张静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